教育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国际教育则是在这个话题里面较火的一个。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中坚力量有能力开始考虑为自己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在此大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不同课程体系的国际部和国际学校也广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700多家提供国际课程的学校或国际部。越来越多的一线和沿海城市的国际部招生标准早已超过当地中学的分数线,成为了较优秀学生云集的地方。
在国际教育从精英化到普及化的趋势下,社会各界,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者、媒体、家长、学生等,对国际教育的期望、理解,对好的国际教育的认知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
从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成立之初,我们也在不停的思考:国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作为学校,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如何建立一套全新的学生评价系统?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国际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国际。所有的教育都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各种人才,而国际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着更便利的条件,将不同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内较的部分,引进、吸收、融会贯通;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也一直在试图将中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优势做有机融合,希望在保持学生坚实的数理基础的同时,更多在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公民意识弥补传统教育的缺失。
通过课程建设、课程选择、评价机制、学生管理、社团建设,我们一直尝试,让我们提供的国际教育培养今天的学生、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一、 自我认知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认识自己。我是谁,我有什么才能、兴趣,我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我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除此之外,个人责任,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热情、坚韧的精神,应对挫折和抉择的能力、谦逊的品质、值得他人信赖、幽默感等,这样的对自身性格特质的发现和自我理解,往往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问题。
我们从学生入学起,就鼓励他们开始思考上面的问题,选择上什么课?上多少门课?参加什么社团?在学生和社团组织里担任什么角色?如何平衡学业与课外活动?未来我希望进入什么大学?专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跟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每一天可能碰到的问题都使他们更早的进入思考、行动、碰壁、再思考的循环中,成为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的催化剂。
二 、自我驱动力
内心的探索欲望和学习需求,本来就是人类自身内在的诉求,绝大部分传统的教育和学校,限于社会评价体系、人才选拔体系、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具备了顺应学生学习本能的意识,也很难在此有所作为。
在课程建设方面,跳出大学选拔机制硬性指标的约束,真正顺应学生内在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开设更多的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选修课程,提供灵活的选修课体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我驱动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有一大批优秀学校远超同类学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除了提供15门必修课程外,也为学生10门AP选修课。
除了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知识和能力架构。在华附外国语学校美式高中项目对老师的评估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探知欲,成为非常重要的指标,而非传统意义上,以学生综合成绩或外部考试成绩,作为老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校的角度,提供多元化的选修课程、灵活的选课体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而非单纯强调知识的掌握,在充分思考提高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设定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激发学生自我驱动力形成的有效手段,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要转变。
三 、思辨能力
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包括我们经常谈到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经验反思、科学求证、决策能力,设计和执行项目的能力。
我们也一直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鼓励学生课堂内外大量阅读,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让学生去学习抛开事物外在的表象,去思考、挖掘事实和真相的能力;
在学校管理架构、课堂内外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给学生们,去不断思考,反复验证、不断碰壁、不断成长;
比如通过组建学生委员会,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有关的事项,学生委员会都被充分授权,参与决策;
比如学生社团,只要不违背学校制定的基本原则,都由学生完全自主运行,是否需要指导老师或者学校支持,完全由学生社团自主决定;
通过学校内外大量此类活动架构的设计,促使学生有机会不断地提高思考和推理的能力,较终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运行的综合能力。
四、 社交能力
通常我们也会把社交能力看成为情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一开始我们只是强调沟通能力的塑造,随着办学过程的深入和不断的反思,我们开始认识到沟通能力只是社交能力中的一个子项,在我们的教育中,在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社交能力需要也必须成为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我们指的社交能力,应该有着更广泛的含义:
沟通技巧和方式,合理表达意见和包容不同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或协作的能力,维持稳定关系和友谊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解决冲突的技能,以及如何短时间内破冰并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
在我们的学校,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赋予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锻炼学生的意见表达、沟通能力;
需要研究如何设计更多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协作完成的项目,同时配套相应的评价系统予于合理评估;
在课堂外,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其他的方面,有意识地学习、锻炼和发展社交技能;在学生的寄宿教育中,将同理心、沟通、协调、文化和习俗理解、容忍和妥协成为社交能力教育的重点;
将社交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学校教育及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涯中。
五、 社区意识
正如麦克米兰所定义的:社区意识是社区成员对于所属社区的归属感,社区成员对于所属社区及社区内其他成员重要关系的感知,相信通过集体的奉献,社区需求都会得以满足和实现的共同信念。
由于国外大学录取标准的原因,国际教育和学校,包括家长和学生都会经常提起社区意识这个词,也会经常思考如何在社区意识方面加强学生的认知和教育,让学生在学校期间,真正开始培养社区意识,并加以实践。
学生社区意识的培养中,如何让学生从关注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在学校,你的班级、社团、公共区域及整个校园;在社会,你的小区、街道、城市;思考成为其中一份子的责任是什么,与社区内不同成员的关系,以及从自身的角度发现社区的问题,并有所奉献。
对此,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和学习中。
以上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对于教育,对于国际教育的不成熟的思考和探索。较终还是希望回到教育的本质:人才培养。
今天的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国与国关系的重新定位,宗教和文明的冲突,技术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等等,都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伦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我们的学生,除了有能力去完善知识架构、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有信心在各种社会和教育评价体系中充分展示自我;
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充分的自我认知,有使自己不断学习、探索、冒险的驱动力,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关注情感交流以及实际的社交能力,具备强烈的社区服务意识,如何使自己及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利,有同理心、道德感。
这样的人才,才是有能力以公民以及世界公民的身份,服务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这才是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及国际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
了解华师附外更多规划入学情况,可拨打远播教育免费咨询热线:4008-200-288,或通过【在线咨询】向远播规划师提问,我们会有专业规划老师为您一一解答。★推荐阅读:
华附外国语学校规划率好不好?美高课程和预科哪个规划情况更好?
2018年华附外国语国际部较新招生活动以及入学考试公布说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来源远播教育,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远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