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孔子讲因材施教,我们现在说要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国外,加德纳教授说,人有差异性,要尊重差异,要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国内,朱永新教授,近几年,也一直在提倡新教育实验,其主旨也是让孩子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脱离出来,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说,关于个性化教育的实验以及构想,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
按理说,个性化教育,是遵从孩子内心的一种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而且也符合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对于人的美好期许,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现实情况却是,素质教育口号提了几十年,学生素质,有没有提升上去,好像很难说的清楚,但是,补课机构以及补课费用倒是提升了不少。而且,对于分数,也是愈来愈重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不过,关于原因,我还是想引用一位名为YJango UP主的言论。在他看来,素质教育不能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育目标模型与实际所学的模型不对等所造成的,我们的教育目标模型是培养孩子的能力,但实际所学,却并不能做到以能力为导向,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朝着较大化奖励方向去努力,而较大化奖励并不是能力,而是分数。所以,在以高考分数作为较大化奖励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造成集体朝着分数这个较大化奖励去努力的这样一种现象。
而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目前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但我觉得,教育多元化,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高考模式,虽然是一种公平的教育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这种模式,所以,在高考模式之外,还应该有多种教育模式,给孩子提供多种出路。在这,我想结合我所任教的经历做一些论述。
不过,在谈个性化之前,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个性化提倡差异,但有没有一种标准,是需要大家都遵守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规则。但是,规则和自由,这对矛盾如何才能做到对立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后续的教学也将没有办法开展。
记得,在初阳学校创办之处,就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教学宗旨。并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实践,逐渐在规则方面开始明确并且系统了起来。
规则的设置,如何才能做到与教学的自由不相冲突。初阳的实践证明,规则的设置,应该从规范习惯方面着手,主要包括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两个方面。生活习惯,譬如,生活区域的整理,个人卫生的整理,在这方面,很多家长,包括很多老师,都对这方面有所忽视,殊不知,这点非常重要,生活习惯的培养就是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承受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这些能力,那后续的学习,其效率也必会大大折扣。而学习习惯,譬如学习资料的分类,学习区域的整理等因素,也同样对学习知识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两个习惯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你的工作乃至于以后的生活。试想一个不懂美,不懂秩序,生活在乱糟糟环境中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去条理清晰的学习,工作,乃至于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着实精辟。
初阳的孩子,在习惯方面已有所成效,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很多孩子,随着习惯的改善,对学习产生了较大热情,有了较强的主动学习欲望。
在教学方面,我比较推崇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的看法,在陶先生《教学合一》的文章中,先生认为,教学两者,是不能分离的,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的先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学,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怎样学怎样教;学的多教的多,学的少教的少。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起来,必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
陶先生的思想,很具前瞻性,尤其是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这种教学方式就凸显的更加重要了。贩卖知识的老师,很显然,早就已经落伍了。
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担当组织者和引领者,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在以分数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并不是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即使,有时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只是进一步加深了对问题答案本身的理解,而关于问题本身,譬如说,问题不同方面的阐释,以及在问题的创造性发挥却并未有太大的贡献,因为,这种努力,并不能导致分数的较大化,而且耗费的成本和短时间内可见的效益不对等。
所以,如何能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启发学生自主的去探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且,较终探究的成果,还能在他学习的环境中得到认可,获得较大化奖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过,个性化教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有很多方面和细节需要去思考以及实践,而且有好多是需要单独拎出来进行研究与阐释的,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并加深对个性化教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