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日进”是学校的校训,取自顾炎武的“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虽显质朴,却饱含真知。
“说到底,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我们的每一天都需要学习和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我们已然焕然一新。”
在龚德辉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未必能像盖茨、乔布斯、尤纳斯那样改变世界,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学校这个微观的领域内,以执着而踏实的努力,改变每一生,让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充满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落实到具体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当中,学校强调要建立“产生问题的课堂”,思路也仍然是培育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去批判、继承和创新,通过每一天的活动和学习,比自己的昨天更好,更自信。
为了让孩子们更“接地气”,学校还特别在高中设置了江西上饶铅山民族学校支教和社会考察项目,希望学生能够跳出象牙塔,亲身感受中国的社会,担当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与山区的孩子们同吃同住,并带去了认真准备的课程。真正去了当地,学生们的心灵都受到极大的震动,也让他们纷纷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当孩子们亲身去实地经历、探访、调查,就会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社会现状,不断塑造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然后去尝试着改变自己,改变别人,甚至改变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根就在中国。不了解中国社会是不行的,所以学校必须同时打开两扇门,一扇面对中国的基层社会,一扇面对全球。这两扇门,必须同时打开,而不能固守其一。”
如何帮助学生保持文化自信,校长龚德辉说,华师双语首先做的,是确立培养理念和目标,希望培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成功的学习者和优秀的世界公民。”
落实到课程设计上,学校以双语教育为途径,建立了中文方面的“走进中华”以及英文方面的双语阅读课程体系。其中,“走进中华”课程体系也正是华师双语的学校特色之一。
通过“养礼、养德、养智、养思”的校本特色课程,孩子们接触和学习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如上海昆曲文化实践基地,让中华文化更亲切地走进学生心中;
虽已年过花甲,谈到一生挚爱的教育事业,龚校长仍然抱有一颗实现理想教育的梦想之心:“实现理想教育的载体是学校;实现理想教育的途径是课程。对学校来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体现。华师双语已经逐步建设起适合中国学生而且能支持学生面向全球发展的教育体系,在课程及教育教学等方面持续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华师双语对学生发展目标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成功的学习者和优秀的世界公民,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是华师双语教育的追求。”
小编也了解到,2018年9月华师双语中小学也将搬迁去更为现代化的、宽敞的新总校区,过渡校区仍然保留为高中部,教授IBDP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