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ound a sparrow lying on the ground;
Her life I knew would soon be at an end.
I knelt before her as she made a sound,
and listened as she said My friend.
Take these wings and learn to fly
to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sky.
——《Take These Wings》
孩子是与自然联结最紧密的人,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都是他们世界里最 重要的存在。
浸润在森林学校里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自然观察,对身边风吹草动的变化都很敏感,树枝上的卵鞘、装死的小虫、衔泥的春燕……都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
在前不久的大课间中,二年级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无意地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麻雀,他们急忙向老师寻求解决办法。班主任晓杰老师知道后并没有草草处理,而是在做到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在上课的前10分钟,为孩子们带来了第 一堂生命课,也是重要的一课。
老师柔声问道:“这只麻雀是怎么死的?”
孩子们各抒己见:“磕到头了!”、“撞到玻璃啦!”
老师随即说道:“没错,你们知道吗,有调查显示,目前城市里鸟儿死亡的最多原因就是撞到玻璃幕墙。因为玻璃会反射天空,鸟儿无法分辨。这里也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未来你是设计师,你要如何降低建筑对动物的伤害?”
城市建筑物的玻璃是鸟儿飞不过去的“死亡之墙”
缺乏对死亡的了解和思考,也就无法了解生的由来、意义和价值,更无法懂得保护和敬畏生命。
一只麻雀的死亡也许无足轻重,但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不仅是人对于人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人对于比自己弱小生命的态度。
而这也是老师希望孩子们在生命教育中学到的第 一点:哪怕再微小的生命也值得被尊重。
接着,老师又和孩子们分享了一歌曲:《TakeTheseWings》
并让孩子们分中英文朗读歌词,完成和生命间的一次对话:
朋友,送给你这对翅膀,学习飞翔越过更高的山。
送给你这对眼睛,学看世上的美事。
送给你欢欣的歌,歌颂春天来临的喜悦。
送给你跳跃的心,翱翔在,翱翔在,海的那边。
意外或许来得猝不及防,愿我们还有时间,去学会道谢,道歉,道爱,道别。
老师请大家为小麻雀送上深深的祝福。有的孩子怕说出来实现不了,默默将祝福留在心里。有的则低喃:
“再见啦小麻雀~”
“祝你下一世能幸福~”
“希望你下一世可以自然地死亡~”
直视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纵然死亡有它残酷的一面,但每一份来自孩子们的祝福,都流淌着明悦式温暖、平和的生命观与教育观。
正如晓杰老师所说:“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感受,呵护每一个生命内在的种子,让他成为他自己。”
第二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埋葬了小麻雀,帮它完成了生命终程。
在人生的第 一堂生命课中,明悦的老师没有以痛苦映射死亡,反而让路的尽头洒满阳光。
在死亡和时间面前,或许所有的感受都会被遗忘,唯有爱让我们生生不息。
在博雅明悦,我们一直鼓励孩子们做自然观察。这其中不仅包括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包括秋天的满目萧条;我们会分享迎接螳螂宝宝出生的喜悦,也有目送生命离去的勇气。
因为生命意味着有生有死,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自己的边界和时间的界限。我们对生死边界的关注,更应该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这种理性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更丰富、多层次的情感,从而建立生命间的联结。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也是回归生命的核心。
理性地洞察死亡的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的意义和真谛。毕竟,终点不是目的,沿途的风景才是此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