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北京市朝阳区一土学校新闻动态NEWS

选择一土,就是选择“深耕”

发布日期:2022-12-14 15:18 阅读:1071人

  写在前面:

  2020年,曾经在北京四中任教近十年的郭静老师加入一土,从亲身参与一土初中部的筹办与创立,到搭建和落地中学部英文教学体系和课程,郭静老师一直都以最饱满的热情,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中赋能每一个学生。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以教育为终身理想的老师,看一看她在一土是如何享受挑战、不断学习,并全力以赴地奔赴每一天,把一份对英文和阅读的热爱传递到学生们的心里。

【点击咨询一土学校】

  郭老师简介:

  一土中学部英语学科负责人

  英语老师,学生导师

  •英国爱丁堡大学语言教育专业硕士,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任教北京四中九年,担任英语备课组⻓,⻄城区兼职教研员。

  •荣获北京市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曾多次承担国家 级、市级及区级公开课,参与⻄城区试题研制工作及多项区级课题研究。

  •编写外研社《模拟联合国初中版》英文教材,《多维英语分级读物》教师用书,参与翻译多本⻘少年及亲子读物。

  准备写这篇文章时,我第 一时间回看了两年前我对郭静做的一次深入采访(离开既有名气又有保 障的工作,我加入了一土)。通过那次深夜访谈,让我第 一次对郭静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来一土工作之前,她曾担任北京四中初中部毕业年级英文备课组长,在校任教近10年,但她却选择放弃既有名气又有保 障的工作,加入一土的教育探索。

  在我俩那次的访谈中,她谈到了她的教育情怀与梦想,她在其中的坚持与成长,她如何理解教师这个职业,她如何看待当下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言语和字里行间,感受到的都是郭老师非常纯粹的对英文教育的热爱、和最积极的人生态度。

  那篇文章的题图,是郭老师特别挑选的,当时我并没有注意,直到今天才突然发现,原来是拍摄于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旧居农场,而那句来自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未选择的路》)其中的诗句,现在回看,也许就是郭静在两年前做教师职业转轨选择时的内心写照。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际更少的一条,

  而这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

  从2020年7月正式加入一土到如今,郭静亲身参与一土初中部的筹办与创立,而她的身份注定也是多元的。

  作为一土中学部英文教学负责人,郭老师带领团队从零到一搭建中学部的英文课程体系,并在校本课的基础上,在课外课中组织模拟联合国课程教学和英文辩论实战课。从今年开始,作为指导老师,郭静带领学生参与正在进行的世界学者杯(World Scholar's Cup)。除此之外,郭静每周定期组织中、外教老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在组内共同搭建和完善一土中学部的英文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并基于每个学生的情况给予个性化支持。

  作为一土导师制项目中的核心导师,郭静在本学年继续担任五位7-8年级的学生导师。在导师会的时间,她会和学生进行OKR阶段性复盘和个性化指导。例如,上个学期,她的导师团队重点的关注项目是时间规划,在个性化支持上郭老师应用了北师大王瑶老师的团队为一土学校带来的自主学习小工具,和孩子们一对一实践时间管理的方法。在本学期,她的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平日里,郭老师会利用午休时间,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导师深谈,全方位关注孩子的成长。同时,郭静还不遗余力链接不同的资源,邀请嘉宾,并亲自与学生分享有关升学指导和生涯规划的内容与经验。

  在一般人眼里看来,这是一个近乎满负荷的节奏,而郭老师更希望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现在的状态:投入、成长和多面。在她看来,这种状态,最 符合她心目中期待的老师的样子。

  相比“泛做”,我更希望“深耕”

  作为同事,我旁听过几次郭静的课,不同于她原来任教的公立学校,在这个“小而美”的一土中学部,郭老师常常面对的是人数不多的小班授课。人数的多少丝毫不会影响她讲课的热情与投入,也正因为一土小而美的环境,即使是最内向的孩子,都能在课堂里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作为已经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老师,郭静对于每一节课依然都做了最充足的准备,有详细的教案和课件、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单,和围绕课堂主题做的深度调研,也从不轻慢每一个孩字提交的作业。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一土的课堂可谓“豪华配置”,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也都可以被看见、被听见,被赋能。在郭静看来,不同于过去十年在公立学校 “高大上”的平台上“泛做”, 选择一土,就是选择“深耕”。

  “这是一种让我在教学上我更踏实的感觉。”郭老师这样描述。“就拿我给7-8年级的阅读圈(reading circle)课程来说,在之前的教学经历中我也应用过很多次,但很多时候感觉有那么一点力不从心,因为一个老师很难同时关注到9-10个组;而在一土,因为小班授课,我可以深入地带着孩子们一步步在不同角色下实现自主阅读、讨论和呈现,由此,我对阅读圈(reading circle)这个教学策略也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断思考如何通过它来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个过程中,用英语思考、表达、乃至影响到行动。这也是只能在一个小而美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的目标。我在这其中也实现了最 大程度的成长。” 每每提到英文教学,郭老师的热忱与全情投入总是溢于言表,这种热情与笃定,总会不自觉的感染身边的人。

  对于每周的英文组教研会,郭静希望不再只是聚焦在如何备课、如何组织学生备考,以及常规的课程安排,而是能够实现一个老师相互促进的氛围,同时,围绕一些核心主题,支持每一位老师构建学科视角,并向更深处发展。

  上学期,郭静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如何将深度学习引入到英文的学科学习中。“一土英文组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团队,大家彼此是彼此滋养,共同学习的关系,从而能够在学术层面,真正推动每个人阅读和探讨更多的东西,并有深度地和展开。我特别高兴的是,大家用不同的视野和背景,共同帮助我搭建了一个轻松幽默、向学互助很好的备课组,老师们大家经常随时都会有新的课题想会和备课组探讨,所以我们感觉我们常常处在学习和每天都在创造新的东西创新的氛围中,这种感觉是特别棒的。”

  作为一个团队,英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聚焦在中外课程标准的研读上。“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对英文学科有整体的把握,还会让老师们看到不同国家、不同授课年龄段上横向纵向的对比。老师们也会有很有意思的发现和探讨,比如在英文学科内如何与其他学科的语言教学相结合,支持学生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比如写科学实验报告,阅读人文、社科类文献等等,从而提升学生更好的利用英文深度探索其他学科的能力。” 郭静说。

  力量从哪里来

  过去两年来,新冠疫情、中美关系、以及不断升级的俄乌战争和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让未来变得愈加不可预测。问起两年前毅然决然选择放弃北京学校加入一土,并参与一土中学部的创建过程,郭静说她完全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当我问起她是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落差感”,郭静笑称,“这个不叫落差,这叫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一种个人角色和关注对象上的转换。” “被滋养”,“成长”是她在谈起在一土这两年的感受时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我想,这还是源于学校的理念和信念,所以我们整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一直处在一个非常投入的状态。在这里,我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学科老师,而是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而一土扁平化和赋能型的管理方式,给老师提供了很多机会,让我们不是再“疲于奔命”般去完成一周20节以上、甚至更多的课时,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在专业上走的更深,同时去探索更多我感兴趣的事情。”郭静这样去诠释她“投入、成长和多面”的状态。

  图片来自:郭静在她的英文课堂中

  事实上,郭静的确是在用着最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地从多个维度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教师岗上成长为一个“多面手”。

  上个学期,在探索更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郭静身体力行,每天和孩子一起用时间管理的工具来帮着孩子一起去反思。“当我也用这个表格我的时间时,我发现,在多任务管理的时候,我也总会被微信和一些其他的事情所干扰,有的时候我的预估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反思和改进的方法我也会分享给我的导生,我们可以一起成长。同时,我还能更好的了解到我的导生在家的生活,哪科作业时间花的长了?导生有哪些课外活动或学业等等。”

  图片来自:郭静和导生运用时间管理小工具的实践

  这个学期,郭静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世界学者杯“的挑战,为了每周一次40分钟的世界学者杯的选修课和一个半小时的辩论和写作模拟工作坊,她平均备课的时间往往超过6个小时。“需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郭静说。“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这些比较深的知识有整体地把握和理解是我遇到的比较大的挑战,但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本身带给我的成长。”

  谈起在体制内与体制外当老师的不同体验,郭静认为,在一土,她的成长与进步更多源自自身和团队的内驱力,以及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真实反馈。 “在体制内,大多数的教学工作的推动都是自上而下的,而在一土,我们是通过学生真实的需求和成长,以及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反馈,自下而上地推动我们的教学的提升和迭代。

  升学指导对于中学的学习生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提前进行规划,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目标感,并支持学生以终为始去探索自己的兴趣、找到热爱和规划出每一步的路径,都是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郭静也积极参与了许多这方面的工作并参加了不少相关的培训,对她来说,这就是她未来希望更多成长的领域。

  郭老师说,这两年,因为能关注到更多个体的学生,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好奇心、愿意进步的动力、以及敢于发问,并挑战新鲜事物的品质,都给予了她很多教学上的力量。但回归到内心的力量来源,郭老师认为那无疑是阅读带给她的。

  当下,她正在阅读的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写的《原则》,“这本书对我做选择、个人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建立一个长期视角。无论教书、育儿,还是自我成长,做什么事情,如果能加上一个长期的视角,那我们的站位和看到的风景就注定不一样了,也就不会在焦虑中迷失自己。长期视角能够带给我力量。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拉长一个更长的人生纬度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也正是一土的理念。”

  就像她说的,“如果一个老师停止成长,那很快就会被自己的学生超越,或被自己的眼界束缚,而我们自身的限制(limitation),也会局限孩子的发展。”

  这就是我眼里的郭静,一直能对专业保持热忱、并用最开放和成长的姿态,拥抱和享受自己的人生。

  关于一土中学部英文教学的硬核内容,你还想知道:

  ▍ 一土英文体系里,你认为最核心,也是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我认为在一土中学部的英文教学中,有这样几大特色:

  1. 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支持:在一土,相比和横向和其他同学做对比,我们会更看重纵向学生和自身相比的英文进步程度。无论孩子是母语水平,还是觉得英文基础不够好,我们都会根据孩子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并且在层内展开个性化支持。

  2. 语言学习和语言文学学习相结合:基于现实环境,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英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外语学习的过程,或者是二语习得的过程。在一土,我们让各分层班级的孩子接受到的英文学习,除了基础英语,生活英语,还有学术英语,英文语言文学和电影赏析。假若孩子的英文基础较薄弱,也不妨碍TA会爱上阅读戴夫·皮尔奇创作的《内裤超人》(Captain Underpants)或者和老师一起分析《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中的情绪小人,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课文、词汇、语法等;如果孩子英文能力较强,老师会和TA一起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指导TA查阅学术资料写严肃的英文论文,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3. 全面关注语言能力发展,重在应用:在一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考KET、PET,托福、雅思,而是真正的用英语。我们一起阅读英文版《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并将之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组织各种活动,模拟联合国、辩论、阅读马拉松、英文项目制活动,打比赛(演讲、世界学者杯等),用英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等等。这些看似不大不小的活动,才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英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4. 可以支持以上高质量教学活动和个性化指导的英文教师团队:再好的想法都是要落实的,在一土,正是我们这支团队成就了彼此的梦想,让英文教学能够按照我们想要的理想方式展开,并且在每学期高质量教研、阅读分享下,不断优化、提升自己。

  ▍ 一土的英文团队是一个典型的中外教配合的高效团队,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组合和教学策略,和外教在其中最核心的价值?

  我认为,语言学习既需要地道掌握这门语言的外教,也离不开有外语学习和教学经验的中教,二者优势的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帅气的外教Rob, 他自身是历史学硕士和在读博士,非常热爱阅读。他的课堂有趣又有逻辑,学生们特别喜欢他,他不仅能够带给学生地道的英文课堂,同时也会影响孩子们思考的角度,传递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

  ▍如果要给中学部的孩子一个在英文学科上呈现一个粗略的毕业生画像,那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期待在一土的初中阶段培养热爱英文阅读,不断积累个人英文作品集,兼具中西文化视角,能够用英文探索世界的青少年。

  如果需要一些指标去勾勒我们中学部孩子的英文能力,那么,在9年级时,我们的学生能够:

  达到每年英文阅读量(虚构类兼非虚构类)15-20万字以上;

  英文蓝思阅读值达到1201L以上(对标美国同年级水平);

  具备英语为母语的同年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初步具备英文学术写作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取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

  擅长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逻辑清晰、有吸引力的演讲;

  达到托福90+水平;

  总之,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不是考试,标化考试是我们教学的结果之一,但绝不是单一衡量标准。用英语去探索世界,解决问题,学习新东西,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远播国际教育扫码咨询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报名指南
预约探校 招生报名
老师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
国际高中 招生简章>>
双语初中 招生简章>>
双语小学 招生简章>>
双语幼儿园 招生简章>>

×

迅速预约探校

预报从速,抢占学位
预约探校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用户隐私政策》
× ×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