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校长”,也许会让很多学生或家长肃然起敬、心存敬畏。而协和教育市场部对古北校区陈杰妮校长的专访为我们呈现出的却是一位温文儒雅、学贯中西、循循善诱的教育者。
陈杰妮校长在协和工作多年,在多个校区的管理岗位上均有出色表现,较近被集团任命为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即协和古北校区)的校长。
陈杰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诺丁汉大学教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跨文化基础教育研究中心IB教师培训课程导师、国际预科考官IB Diploma Examiner。
自上世纪末开始,陈校长即专注于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学,教学经验跨越中、小学,涉猎各年龄层、各水平层以及各考试课程。她在教材编写、教学育人、团队建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践行“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拥有独到丰富的经验。
协和强调“中西融合”,您眼中的“中西融合”是怎样的?
要让融合落地生根,首先要实现人的融合,深入教与学的方方面面,渗透于上到学校管理理念下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生态中,由此,“中西融合”便自然天成,毫不违和。
中西融合的理念体现在师资队伍上“人的融合”。
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在匹配中外课堂教师时,注重充分了解老师的个性和教育成长背景、倾听老师的自主意愿,为学生匹配思维方式相近、性格习性相似的中外教师,为中西融合教学产生“化学反应”提供必要的环境。中外教师在相互信任、理解、支持的基础上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融合集体智慧的力量,既让合作教学其乐无穷,又让工作压力随之冰释,从而信心满满地为学生提供“润物细无声”的关爱。
中西融合的理念还体现在中外学生和中外教师之间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协和鼓励中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感受不同思想的交融与碰撞,在实现彻底的人的融合基础上,课程的融合便如鱼得水、迎刃而解。这种通过加强中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人的融合”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无木之果,且古今中外皆有借鉴。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屹立于中西方思想巅峰的圣贤,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却拥有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交流、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主张在启发诱导学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意往往来自不同学科和文化的思维碰撞,智慧往往生发于不经意间的互相讨论,中外教师和中外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中西融合,而这也与协和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对于古北校区,您有什么样的展望?
古北校区在团队管理、教育教学、规划愿景方面都已颇为成熟。现在的古北校区正站在“从优秀到卓越”的历史发展机遇点,从而能够成长为一所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好学校”。
我眼中的“好学校”是一所打破“围墙”的学校,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创新思想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资源共享、教学相长。对此,我希望看到的是:
1、国际化的学校社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在这里相遇,充分享受多元化社区环境带来的益处。在这一点上,古北校区已经具备了国际化学习社区的特质。
2、创新的老师: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可以打开老师的思路,鼓励老师的创新欲望。任何人在走进校园与老师对话时,能够感受到老师的乐意分享和热心真诚。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又能够激发新的创意,包括教学、课堂的新想法、新理念等。
3、朝气的学生:任何人走进校园时,能够感受到学生的阳光和朝气,感受到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流露出对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兴趣。
4、积极的家长:家长津津乐道谈论孩子的进步,积极与孩子互动,他们骄傲于孩子在与他人交流、流畅使用中英双语方面流露出的自信。当然,家长也会困惑于孩子青少年成长时期的烦恼,但也看到学校的教育带给孩子一些乐观向上的改变以及学习在课堂外的生发。
我眼中的“好学校”没有一个固化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成长的学校。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会更加细致深入地融入古北校区的方方面面,让古北校区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发展的综合开放的国际化学习型社群。
学校是如何锻炼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内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协和很注重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紧密联结,看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领导力是否在学习阶段得到激发与培养。
我们每年为学生提供多次外出考察的机会,比如协和的“母语探究”课程系列,以带有明显中国文化意向的“稻米”、“竹子”、“茶叶”、“石头”等为主题,展开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涉及文学、数理、艺术、科技、以及价值观教育等。老师们从自然界的物像出发,以“物像、器具、道理”的逻辑为进阶,引导孩子探究“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关系,引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本源的感悟,激发他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和传统的兴趣及热情。
作为母语探究支点的“万物启蒙”课程由协和课程研究院研发,旨在希望重建学生和世界的联结,打开启蒙教育的边界,教给学生完整认识世界、和世界打交道的能力。基于母语的体验式学习,融汇中西所长,探索中国文化的世界路径。
今后,我们会尝试在古北初中融合课程中延续”万物启蒙”课程,以螺旋形更深入的方式带动历史地理、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小初在自主性学习能力上的承接和提升,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和体验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等三重关系。
您是如何从管理经验和教学实践中解读IBDP国际课程的?
IBDP国际课程的理念是培养平衡、终身学习、有世界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人。IBDP国际课程的学科设置不偏不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考及反思能力的发展、研究能力的发展、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跨文化理解力的发展等。但IBDP国际课程不是仅仅培养学生进入全球大学,而更关注学生能否在挑战面前毫不畏惧,能否饶有兴趣地探寻世界的万千变化。
如果仅仅聚焦学生的毕业前景,那就偏离了“全人发展”的教育本质。学生的毕业前景应是多元化的,比如毕业生能百分之一百被自己的第一志愿院校录取,这就意味着学生喜欢自己的选择,为之辛勤努力,并如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教育需要沉淀,古北校区应坚信自己未来走的路,不要在着眼于毕业生前景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生的进步会超越我们的想象,假以时日,进入将不再是一步之遥,而是水到渠成。
作为教育者,您平时是如何跟您自己的孩子互动的?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作为教育者,自己首先应对生活充满热情,发现生活的乐趣,从而影响孩子,激发他对世界变化的兴趣和乐趣。
我觉得和孩子的互动与沟通是一笔财富,无论何时何境,都是很快乐的过程。我的教育信条是:沟通合作、身体力行、开放包容、变革变通、多元共赢、互协共进。
自2015年尼泊尔地震以来,我和儿子每年都会做一项相关系列的公益活动,如去年前往尼泊尔发起的为期5天的徒步募捐计划,和儿子一起徒步,完成了募捐,并探访了孤儿院,为孤儿院的孩子准备了新年晚宴,并为孩子购买了日常用品等等。在做公益项目时,我感受到儿子的热心和他的阳光向上,以及对待他人的真诚和友善,在体验行走的快乐、传递爱心关爱之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拓宽了眼界。
教育即生活,是教育者身体力行去发现、体验、领悟、引领、共生的过程。热爱生活、影响他人是一名教育人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