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青岛赫德双语学校新闻动态NEWS

赫德课程 | 以文化为根、戏剧为翼,助力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发布日期:2022-12-29 14:37 阅读:995人

  作为一门囊括音乐、舞蹈、美术、历史、文学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在内的学科,戏剧教育这几年肉眼可见地火了。

  在国内,2022版国家新课程标准,将戏剧学科纳入其中;放眼全球,“每5个哈佛新生就有一个学过戏剧”,“耶鲁大学非常希望吸纳艺术素质出众的人才”,“美国3000多所大学一半以上有戏剧系”等一系列消息更是证明戏剧教育的火爆。

  但对于戏剧教育,不少家长仍有疑问:

  为什么中学生的戏剧教育如此重要?

  不想成为“哈姆雷特”的学生还要学戏剧吗?

  赫德的戏剧教育是如何进行的?

  今天的文章来自青岛赫德初中部的两位戏剧老师,我们一起从他们的描述中探寻赫德戏剧教育的秘密~

【点击咨询青岛赫德双语学校】

  人物介绍 PROFILE

  李晰卓

  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教育硕士

  中博联智库艺术类委员会特聘专家

  青少年艺术评估辽宁组委会评委、校园未来星最 佳指导老师

  杜华楠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央视娱乐教研组、演出组组长。

  编创教材《艺马儿童剧表演教材》《玩剧盒亲子戏剧》《觅星计划少儿表演教材》等

  戏剧不只是一门学科,

  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戏剧教育是什么?

  “是唱戏?是话剧?是唱歌跳芭蕾?是莎士比亚?......”

  这是很多人都会给出的回答,但在赫德,戏剧绝不仅仅是这些。

  从官方解释来看: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由此可以看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囊括了包含音乐、舞蹈、美术、历史、文学等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

  但戏剧教育,又不单单是一门艺术课程,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青岛赫德双语学校

  它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戏剧作为一种工具辅助并融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是与社会生活等议题进行融合教育,通过戏剧游戏、角色扮演、戏剧编作、即兴演绎、情境演绎等,来引导学生对各种事件、情境、关系、进行自主地思考和表达,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戏剧教育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演出成果。

  就像文化大师余秋雨说过的,“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从声台形表到作品创排,

  训练七力四感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新课标在将戏剧纳入其中的同时,也明确了不同阶段学生的戏剧教育任务和目标。

  “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在赫德,我们的戏剧课正是根据学生心理发育年龄设置的。”青岛赫德初中部融合班戏剧指导杜老师说到。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赫德的戏剧课程分为五个阶段:

  赫德戏剧五阶段

  课程第 一阶段为【探索】,这个阶段的课程以探索为主,探索戏剧,探索自我,探索世界。让学生参与其中,保持热情,释放天性。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8-10周左右,通过戏剧活动,集体探讨等方式,了解什么是戏剧,戏剧的起源,戏剧的基本组成元素。

  最主要的是戏剧有三位一体的特殊性,在戏剧中,演员即使作品的创作者,同时又是创作工具,也是作品本身。所以在探索过程中,也会加入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训练。中学生在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非常强,所以适度的肢体训练,也会让其更具气质,有声语言的学习中,通过对于“气、声、字、情、技”的练习也会让学生的音色更加出众,语言逻辑更强,换位思考的能力更出色。

  课程第二阶段为【表现】,课程以表现为主,让学生在松弛与紧张的情况下,慢慢打开自我,敢于表现,佐以无实物练习,观察生活,人物模拟的课程,让学生懂得表现,适度展示自己。

  “表现”阶段的学习时长是6-8周,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对于中学生表现欲的一种释放。也就是常说的“解放天性”,所谓“天性”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表现欲”,在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心智发育比较特殊的一个阶段,他们通常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但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适当地表达出来。

  在戏剧中,通过观察生活、人物模拟,让他们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之无实物表演、角色塑造,让表现更加准确,也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课程第三阶段为【原创】,这也是根据A Level Drama而设计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将作为一名参与者或者发起者,原创一个片段,在实践中成长。

  “原创”阶段的学习时长为10-12周,这一阶段是中学生发挥其想象力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同学们对于生活、学习中的情景进行二度创作,例如中学生常经历到的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处理等情况,根据这些进行原创小剧目的编排,并了解戏剧的戏剧要素,行动的设定,剧本的编写。

  课程第四阶段为【表演】,依据A Level Drama课程,在指导老师辅助下让学生登台参与一台完整的戏剧,对于学生展示自己,自信成长至关重要。

  “表演”阶段的学习时长为12-16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感受剧场氛围,学习并体验一整台完整舞台剧。通过体验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等欧洲经典戏剧以及国内经典话剧为依据,进行剧目改编,并且进行展演。

  课程第五阶段为【创造】,根据学生能力,学生们独立进行剧目创编与呈现,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非凡。

  “创造”阶段的学习时长为10-12周,这个阶段中,既是对学生所学戏剧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将戏剧知识的融汇贯通,其中包含导演基本技巧,编剧基础概论,演员的角色刻画,舞台理论的专业知识等,在阶段学习结束后,会有同学的原创作品的汇报演出。

  虽然是分阶段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因为不少初中新生是第 一次接触戏剧教育,所以难免会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因此两位老师在课程中安排了多系列的戏剧游戏,培养训练学生的“七力四感”(即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思考力、适应力以及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戏剧的手段,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交也带来正向影响,让学生变得更自信,更加打开自我、融入集体。

  比如刚开始的课堂上,很多学生难以打开自我,经常三五成群难以达到班集体的融合,杜老师就曾让男生女生分组,并运用戏剧盒子,让女生蒙眼站立在上面,男生围着盒子转圈,通过喊停的方式选到搭档来一起完成本学期的课程;当然每节课也都会伴随一些形体训练,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我。

  同样地,李老师在课上也是非常善于引导学生运用道具来表达人物,比如在线上课期间,鉴于戏剧课程的特点,老师要求学生找到最适宜、最有感受的虚拟背景,以及家中任何可用的道具来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七年级一位曾经有些羞涩、上课不敢表现的小L同学竟主动展示,找了一个大草原蒙古包的背景,并将家中的平底锅拿了出来,作为匈奴单于的盾牌,将被子斜着裹在了身上,作为匈奴的服装,将家中的扇子展开邦在了头上,作为匈奴的头部装饰,这一形象突然出现在屏幕前,让所有同学和老师都赞叹不已,老师不仅表扬了他的创意和表演,更是鼓励他勇敢展示自我的行为。

  课后,小L还单独找到李老师,表示“老师我越来越喜欢戏剧课了,能不能在学校之后的大戏表演中演一个小角色。”短短几个月,学生们的显著变化令人欣慰。

  以台词和表演为轴心,

  让学生做戏剧的主人

  当然毕竟初中新生们是初次接触戏剧,所以尽管我们的课程设置分为五个阶段,但也会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吸收情况来进行协调,在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又体现赫德特色。

  “目前我们以‘声台形表’这四大基本技能为轴心,主要对学生进行表演和台词这两大基本功的训练,而声乐和形体的学习则会在学校的声乐课和课外课中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同时在戏剧技能之外,我们还会让学生做戏剧的主人,去自主编创戏剧。将戏剧结合各种素材和主题,进行即兴戏剧、编作剧场、过程剧(process drama)、应用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等专题课程,带学生通过戏剧的方式探索丰富各异的话题、感悟人生的真谛。”说起赫德戏剧课的独特之处,青岛赫德初中创新班戏剧指导李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台词表演

  正如前文提到,戏剧课程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的课程,而且赫德在授课上素来都有融合的理念,戏剧课程自然也会与目前初中生的所学内容相结合,比如本学期七年级台词的学习主要选取自七年级课本中的古诗文《观沧海》一词,以及曹禺的经典戏剧《王昭君》中的说马选段。

  之所以会选这两段,自然也有其用意,“这两首台词风格磅礴大气、节奏变化明显、语调抑扬顿挫。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语调中的重音、连读等以及吐词归音等台词技巧。另外,说这两段台词的角色都是豪迈的、壮硕的首领形象,适合作为练习基本功‘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合适选段。”李老师讲解到。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会通过影像让学生感受人物在说台词时的状态,了解角色台词的表演背景,学生们在掌握正确的气息方式、台词技巧之后,也会有模有样地来模仿人物的状态。

  初中部一位学生小Z,之前给老师的印象一直都是内向的,平时说话也是声音很小,自己尝试读《说马》的台词时,也是软弱无力、吐字不清。但他非常喜欢戏剧课,上课努力跟读台词,学习标注技巧。当第三次台词课时,因为老师的鼓励和小组同学的激励下,他勇敢地来了一段个人展示。台词《说马》中的重音、节奏等技巧要领,他完全能够按着标注读出来。而且因为这次上台展示给小组加了5分,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让他越来越愿意学习表演展示自己。

  小组编创

  台词课之后,老师还布置了一项更延伸的任务,那就是通过结合《观沧海》和《说马》的历史情境进行编创,学生们需要借此融合大量的历史背景,其两篇台词延伸的官渡之战、乌桓之战和匈奴和亲等历史背景均涉及到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内容。

  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好历史课上的内容,更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尤其是懂得与组内成员一起合作、倾听和分享,最终将创作出来的剧情整理成台词剧本,在课上进行展示。

  一开始听到这个题目,我也替学生们捏了把汗,没想到学生们的编创惊喜不断,其中有一组平时上课并不算太活跃的学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选择了‘匈奴和亲’的片段进行编创,而且将现下“疫情”结合到当时“匈奴朝见大汉”的情境中去,并巧妙地将“说马”和“说码”结合,整体创作独特新颖,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

  课后问到他们组员感受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戏剧课上的编创让他们平时的压力得到释放,在编创和排演中他们可以尽情释放自我,体会戏剧的乐趣。”

  当然我们的融合绝不仅于此,音乐、英语,包括理工学科的内容也都会成为戏剧课程的素材,学生们可以就此进行“课本剧表演”或戏剧编创等内容,这一过程无形中就让学生通过戏剧的方式更好地学习文化学科,通过戏剧角色的演绎更容易、深入地了解到语文课本中角色的想法、剧情及人物的发展、文章的思想;英语课本中角色的语言及用词方式;历史课本中的人物关系及背景等等,让学生对文化课的理解和探索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同时,“校园霸凌”、“礼仪文化”、“青春期”等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热门话题也会是戏剧课程的一部分,这样把讲解分享式的教育转化为体验再现式的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同理心,并从心底里接纳、了解这些事情。

  美国作家霍丁·卡特曾说:“我希望给孩子们两份永 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就是翅膀。”

  于赫德而言,文化课程是“根”,戏剧课程就是“翅膀”,让学生们在每一次的戏剧课程中感受自我,为他们插上一双充满个性、自我意识和饱含想象力的“翅膀”,助力他们飞往更大的人生舞台,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

远播国际教育扫码咨询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报名指南
预约探校 招生报名
老师将在24小时内联系您

×

迅速预约探校

预报从速,抢占学位
预约探校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用户隐私政策》
× ×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您的上述信息我们将同步共享至您在此页面上浏览的学校,以便该学校招生办老师与您联络。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