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苏州营的第五天,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以下简称“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高一新生来到体育馆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7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近90名华裔青少年进行了一场互动。
午休过后,营员们纷纷前往体育馆,准备与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7位学生见面。为了让彼此间熟悉,他们早在活动开始前就建立了微信群,谈论各自的特长爱好。
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特别在暑假期间邀请了7位本校高一新生充当本次互动活动的“中文小老师”,各自带领一队营员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7位中国学生用一段双语自我介绍打破了场馆内的安静,气氛渐渐火热了起来。
海内外中国娃互动挑战中文才艺
营员们被分成了7组,每一组都将有45分钟的时间和自己的“中文小老师”共同排练合作,表演一个充满“中国味”的小节目。排练时间很紧凑,对于华裔青少年们和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学生们来说都具有一定挑战。
老师一声令下后,营员们直冲上前,将心仪的“中文小老师”拉入了自己的队伍。各个小队可以自由地从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绕口令这三个项目中选择演出形式。其中,刘子木同学带领的队伍正在准备各个朝代的诗词串烧节目。
主持活动的唐薇老师说:“刘子木同学经常会去世界各地参加足球比赛,在这个忙碌的暑假中还抽空来参加学校活动,晚上就要飞美国。他在了解到活动内容后花了两三个小时就把稿子写好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她还表示,这次互动其实就是给高一新生的暑假作业之一,当成一个项目(project)来完成,提前接触高中IB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朝着IB课程的培养目标成长起来。
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IB课程有十大培养目标,依次为:积极探究、知识渊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胸襟开阔、懂得关爱、勇于尝试、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在互动中,面对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团队协作等问题、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7位高一新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与华裔青少年们合作达成目标。
每个小队席地而坐,围着“中文小老师”学习中文节目。营员们的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当遇到不懂的中文字词,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学生都会耐心地帮他们写上拼音并反复教念。
在较后的才艺成果展示上,每个小队都以较高的水平完成了表演。节目内容五花八门,但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核心。有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演唱歌曲罗大佑《童年》、周杰伦《稻香》等。
武术体验实现中国功夫梦
在另外一项环节中,为了让营员们体会中国武术的魅力,学校邀请了一支五人武术队进行现场表演。腾空踢腿、后空翻、舞剑弄棍……一招一式刚劲有力,令营员们应接不暇。
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武术训练中可以悟出中国文化当中的武人之道,尚武崇德,强调“内外兼修”。
在武术师傅的指导下,营员们的“中国功夫梦”终于有机会实现了。有力的起势、利落的出拳、扎实的马步……大家聚精会神地感受武术动作要领和精神,在训练中锻炼个人意志力和团队配合。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继续“中国寻根之旅”
此次“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旨在进一步筑牢新生代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根基,提升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与海外交流的桥梁。
对于华裔营员们来说,这场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不再遥远,在与新朋友的交流中还了解了中国生活日常。对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的高一新生来说也同样有收获,他们懂得了自主学习、主动沟通、与人合作,也提前适应了高中IB课程的英文环境。
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还将持续一周时间。海归子女学校作为一所为海归人才及华裔华侨子女特别打造的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扎根中华、创新国际”的特色和优势,利用苏州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营员们安排了各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验活动。之后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还将游览苏州名胜古迹、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期望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能够通过这次苏州之行深刻认识中华文化之根,为自己身体中流淌着的中国血液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