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人才需具备非智力因素,如坚韧性、意志力和情感能力。未来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
——胡卫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主旨报告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 胡卫 |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主旨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我们知道,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 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然而,中国教育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当前教育与就业间存在显著的供需矛盾,大量毕业生难以胜任高技能岗位,高端人才错配问题突出。
因此,需要我们审视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
首先是政策调整,2016年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新政,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怀进鹏部长曾指出,新时代的特征包括“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以“民生上抓教育”为例,近年来的目标很明确,比如学前教育追求普惠。2018年,中央提出要逐步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到2022年,学前教育的普惠程度已经超过了85%。义务教育方面则提出了“优质均衡”的要求,特别要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问题。农村教育当前面临“村空、乡弱、城挤”的问题,学位资源错配现象突出。
此外,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不断延长的教学时间和过重的学业压力,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教育部提出了“双 减”政策,而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知识“窄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教育“窄化”和技术“窄化”的问题。全国1%的高中占据了清华、北大50%的本科生录取名额,这些“超级高中”通过题海战术和军事化管理,输送孩子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学校,但也因此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政策的调整方向。
人口结构变化也对民办教育提出新挑战。2021年以前,各地一直在为“入学难、入学贵”而扩建幼儿园,但随着2022年以来的出生率下降,未来高中阶段学生数量将有所增长,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数量会减半。这些变化都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要求。
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2024年的政策报告中列出了18项重要科技成果,包括先进的算力和人工智能。ChatGPT时代正在颠覆我们的教育;PC可以读取、分析,甚至完成工作,办公室将实现自动化;人工智能还能实现多语言同步交流;机器学习和情绪识别等技术甚至可以提供情感支持。教育需适应这些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
当前教育仍然存在两个现实困境。
第一,仍是以适应工业社会为主的传统教育。教育像流水线一样运作,学生通过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最终成为“标准化的人”。这种传统教育的模式在许多所谓的国际学校中仍然存在,有三个特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的知识来源单一,课程知识“窄化”。
第二,教育体系带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痕迹。学校资源几乎完全依赖政府配置,学校和政府部门高度同构,导致校长和教师大量时间被各种行政事务所占用,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据北师大的调研,教师花在教学上的时间不足30%。当前改革往往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没有很好地激发跟教育有关行为主体参与教育、管理教育、投资教育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激发全社会的内需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学校国际化的生存发展路径上,我认为教育改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构建教育话语体系。我们要融合国际理念与科技,重塑教育话语体系,传承优秀文化。要结合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理念融入到国家教育自主创新的话语体系。
第二,完善教育理论体系。要提升教育理论研究水平,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有两类课题亟待关注和研究:
一是人才供需适配性问题:需求发展迅速,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跨学科融合。要做好人才培养,需要在资源配置、课程设置中积极响应。
二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一体化推进问题。科学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辅相成,内在具有一致性。
第三,建立课程灵活调整和人才创新培养机制。
要灵活调整课程设置,打破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迭代、科技发展下,有两类课程很重要,一是科学课程,一个是核心课程。以IB课程为例,科学课程与核心课程共同构成课程群落,各类课程均具选择性。
要重视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教育方式需改变,从“填鸭式”教学转向项目学习和主题研究。
最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调整,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当前的科创教育集中在少部分学生身上,通过考试竞赛把尖子学生集中选拔,并进行高强度训练。这样只能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真正的创新人才还需具备非智力因素,如坚韧、意志力和情感能力。未来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