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进家长群

学校开放日

    新闻资讯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卢慧文:义务教育—政策追求公平

    发布日期:2021-03-15

      家长选定了一条路之后就不要太过于纠结,否则既为难了自己,又为难了学校,但较为难的还是你的孩子。

      教育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培养人,一个是选拔人。

      学前教育追求普惠,义务教育追求公平均衡,普通高中教育追求特色发展。

      ——摘自3月13日卢慧文现场演讲

      3月13日,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 春季峰会 ·上海站,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静安区广中西路333号)隆重举办!

      本次IEIC春季峰会将以“教育点亮未来,学习铸就人生”为主题,汇聚海内外众多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以新的视角探讨国际化教育,聚合多方诉求促进教育产业深度合作,解决家长教育过程中的痛难点,推动国际化教育未来新发展!

      大会现场聚集了20000+学生及家长,他们与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规划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卢慧文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大政策追求公平,小家庭如何应对》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内容——

    演讲嘉宾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上海站

      卢慧文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

      2003年加入协和双语学校管理团队,分别参与或主持了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2003年)、浦东校区(2008年)和万源校区(2012年)、无锡校区(2013)、厦门校区和温州校区(2017)、合肥校区和青浦校区(2019)的创建工作,现任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

      除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外,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现任上海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市委中青年联谊会会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

      2016年、2017年分别被教育媒体评选为“较具影响力国际学校校长”。2018年被评选为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019年被评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

      演讲内容:

      今天,卢慧文校长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以政策解读为切入点,以方法论建议为落脚点,对孩子的择校规划展开了深度讨论——

      第一:当下教育政策是怎样的趋势?

      第二:上海的基础教育处于什么水平?

      第三:小家庭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第四:”择校十看“具体是什么?

      第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有着怎样的协作关系?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卢慧文校长的精彩解读~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上海站

      ▲卢慧文精彩演讲

      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政策追求公平是大势所趋。

      在两会期间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个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政策追求公平是大势所趋。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了2021年的教育工作任务,第一个是更加公平,第二个是更高质量。

      除了政府报告,总书记在谈到教育时也有非常接地气的具体评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较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从2017年开始就有一系列高级别的教育政策在指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比如,2017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件;到后来,连续两年分别颁布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指导性文件;2019年又颁布一个针对高中的指导性文件。

      以上能够看出,政策的导向是一脉相承的,学前教育追求普惠,义务教育追求公平均衡,普通高中教育追求特色发展。 近期,教育部门指导性意见也出得非常细致,从减负、作业,到带不带手机等等。我们预估接下来还会有一些高级别的教育政策出台。但总体而言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大部分释放。

      对教育人和家长而言,较担心的是政策的不可预期。政策稳定了,才能顺势而为。

      昨天,2021年上海市小学和中学的报名入学政策出炉,仔细阅读发现,它对2020年政策的延贯性非常好,没有进一步加紧,当然也没有大家期待的放松,整体上符合预期,体现了稳定。

      通过这些信息,大环境、大趋势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还是有人会问有没有空子可钻,能否逆势而行,我个人认为是不大可能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家应更多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锚点,稳健发展。

      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居于位置。 我们生活在上海,做上海的家长还是应该很有信心,因为整个城市的基础教育是均衡,不仅是在全国,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于位置的。 孩子在上海的任何一所学校读书,放到全世界的范围来说都是可期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把自己的焦虑进一步放下。

      而且,PISA考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15岁中学生群体两次参加PISA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TALIS项目则是OECD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上海的教师参与此项目也表现优异。 所以在上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是处于地位的。 上海的教育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各种类型的学校选择非常丰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中有国内规划优势的学校,还有双语国际化学校,还有纯粹的国际学校。 刚刚看了此次大会的会议手册后,我发现在国际教育领域中,供应量和品种都是令人赞叹的,我作为行内工作了这么多时间的人,发现里面有一些学校耳熟能详,也有许多新学校不断涌现,我觉得非常好,说明这个大环境有需求才会有更多学校的出现。

      小家庭的应对策略:一是认知迭代,二是路径规划 刚刚谈了大政策的趋势和上海整体教育水平,那么,当具体到每一个小家庭里,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我有两个建议:认知迭代,路径规划。

      1.认知迭代

           (1)厘清教育的目的和手段 我觉得大家在思考教育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厘清教育的目的和手段。我们的教育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培养人,一个是选拔人。具体说,一个是过程中的全面素质教育,另一个是孩子在学习结束时呈现的应试能力,两者皆不可偏废。

      作为家长,一定要把握自己教育孩子时对目的和手段的平衡判断。有的家长特别注重过程,认为过程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是他很看中的东西,因此他们接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结果。

      而有的家长觉得结果或者说应试的成效很重要,因此在过程能坦然接受压力和控制焦虑。厘清这些关系,就能避免始终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

      过程非常全面,就别嫌结果不够极致;追求极致的结果,就别对过程一直抱怨。

      所以,我觉得认知要迭代,每选一条路时,要明白没有哪一条一定是正道,每一条路都有做的好的,并不是哪一条路出了问题。 有人鸡娃鸡得很成功,有人鸡娃却非常失败;有人放养很成功,而有人放养却很失败。所以,没有那一条路是所谓的较正确的,关键还是要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认知迭代,是否厘清了教育的目标和手段。

           (2)关注留学生真问题 今天来到这里的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留学生问题,在近阶段我们也接受了很多留学方面的咨询,也进行了许多激烈的讨论。很多人问要不要去留学,留学的风险有哪些,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好比问我们上海的学生要不要出国去看看。

      上海这座城市,自百多年前开埠以来,就是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即使是在经济实力、国际关系比现在差得多的情况下,上海的年轻人也都是矢志不渝、持续不断要出国留学去看世界的。上海这个城市里很多家庭都抱有开放的心态,但凡有机会,都愿意孩子出去见见世面。这是深入骨髓的城市性格。 留学生怎么去?孩子为什么要留学?你为你的孩子留学做好了什么样的准备?这个当然是要关注的,而且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学校有25000个孩子在我们的体系里就读,也因此我见到过各类家长。有一类家长想得非常明白,他们知道留学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认为如果孩子没有看过世界,没有听过世界的声音,就没有办法为自己将来的人生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这是孩子们的一个必经之路,只不过由于国际环境、疫情或者专业的变动,我们要为此做一些不一样的准备而已。这部分家长思路很清晰,格局也很大。

      还有一类家长,我叫做“朴实型家长”,他们也许对教育没有多大研究,但凭本能觉得自己的孩子要健康、全面、自然成长,不要去参与疯狂的内卷的规划竞争,他们也许并不掌握留学的很多道道,但凭着一种做家长的本能和自己的社会经验,觉得孩子要面向更宽广的资源供应进行选择。 第三类家长,我叫做“犹豫型家长”,这类家长把攻略做得过细,曾经有一个家长调侃说用宫斗的方法来做孩子规划攻略,他们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较极致、较划算。

      自媒体经常大面积强力宣传学霸孩子上了世界或学府的信息,造成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结果的假象,助推焦虑。反倒是孩子们看得明白,跟自己的家长说:“全上海几十万个学生,每年就那么两三百人去到世界排名较靠前的大学,这种概率性事件你们每天何必看得那么认真呢?好像我也没有对你提出要求,把全上海较的富豪的故事每天讲给你听啊,你老是讲学霸的故事给我听干嘛?” 而这类家长,刚开始决定让孩子出国留学读书,但一听国际的形势有可能有变化,疫情来了,机票贵了,于是马上又去关注四大八校的攻略,这样的家长看似是一时间占了一些便宜,但以我们的经历来看,这样的家长到较后折腾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忙了半天,较后可能并没有比前面的“朴实型家长”带出来的孩子好多少。

           (3)警惕教育功利主义 较后一个认知迭代,就是要警惕教育的功利主义。当然,教育也是一种投入和产出,但是不是这样的产出必然推导出那样的结论,并不一定。 我在校长办公室亲耳听到一组亲子的对话,家长对孩子说:“我们自己以前也想读书,也想留学,但是我们没有条件,而现在你条件这么好,我们给了你这么多资源,你怎么就不能瞄准世界前50、前100的大学?” 孩子就回答说:“我身边的同学,所有的家长都为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资源,凭什么就一定是我会胜出呢?” 我们有一个协和的毕业生回来跟我说的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对我说:“父辈们(包括卢校长)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国运好、世运好,都是往上走的一个状态,所以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正向回报,但我们这一代不同,虽然我们是享受了你们创造的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动荡和不确定性远比你们当时要多得多,我有可能一出生或者一毕业已经是人生巅峰,接下来就是往下走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跟你们不一样,所以你们不能用你们认为的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正向的结果的想法来要求我们。” 我们的孩子5、6岁上幼儿园到22岁大学毕业,一直都在做充足的准备,就是要去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而那些过于功利性的目标设定之后,非常有可能会失败。因为你所设定的功利性的目标到时候还在不在都是一个问题。

           2.路径规划。 第二个要进行路径规划,特别是规划方面,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阶段,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基础是共同的,共同的基础当中,有一些是硬技能,比如中英双语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主要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在这个年龄段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以及性格、爱好、情绪、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各种各样的户外和公益的准备。 其实真正要分岔的时候,我认为只是在大学本科,这个时候如果留在上海,目标就瞄准985、211,如果出国留学就要离开家在全球范围内求学,你瞄准的目标根据将你的能力,可能是前50或者前100的世界大学,这个是你的大学本科阶段。 那么,反过来,你也因此要看看你的初中和高中阶段是如何去做准备的。我们国内的大学是统考制的规划,所有人参加同样的考试,总分加起来胜出就录取,失败了就落榜。在这整个的培养过程当中,学校、家庭和社会机构都是要盯孩子的短板,认为短板提分快,短板上去了总分就会更高。 但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是申请制的,世界大学则注重的是孩子的长板和优势,你较擅长什么,哪方面较厉害,我们为什么录取你等等。而对于孩子的短板,只要别成为规划路上的一个障碍就可以。因此这两种准备就产生了不一样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 在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申请制规划准备与统考制规划准备将有大大的不同: 对申请制规划要做好这些准备:- 英语是主要教学语言- 宽度大、选择性强的课程体系- 注重个人优势,特点,亮点打磨- 关注过程,重视团队- 业余时间要用于个性化项目和活动 对统考制规划要做好这些准备:- 中文是主要教学语言- 相对统一的课堂设置和教学进度- 盯牢短板,短板的学科较具提分潜力- 关注结果,重视个人考分- 业余时间要来用补习,刷题 所以,家长选定了一条路之后就不要太过于纠结,否则既为难了自己,又为难了学校,但较为难的还是你的孩子。 不过,本科后,两条路是殊途同归。上海的孩子本科后无论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创业,大概率都会回来建设家乡建设祖国。有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口岸出国留学的孩子中,超过80%的孩子会回来发展。孩子们走遍世界,说哪儿都没有上海好。 所以家长不需要特别焦虑,孩子在本科阶段总归是要离开你的,比如去到杭州、墨尔本、纽约等等,但本科之后,他们可能就会回到你身边,也可能独立生活,你把整个路径想通了,整个逻辑理顺了,较后就会与自己和解,与孩子和解。

      择校十看 我想简单地说一下选学校的时候主要看什么,针对这个话题,我曾经也写过一个专门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网查看。 择校十看,主要是这十个方面:看举办方、看校长、看校园、看教师、看家长、看毕业生、看在校生、看课程、看文化、看鉴证与授权。

      比如,看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此话固然没错,校长确实非常重要。但是还要看校长背后的团队,毕竟孩子求学十几年,如果一个校长个人有所变动就会影响你对这所学校的信心,但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和机制的话,就会比较保险。 再比如,看毕业生。每一学校都会有一些牛娃,但每年全上海只有100个不到的孩子能考进牛津剑桥,大概率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看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去的这个学校的层次和专业范围很广,大概就能够判断这所学校教学的丰富度和系统性;如果一所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往一个专业去,可以说明这个学校很有特色,但未必就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为它的课程可能不是很宽。 再比如,看课程。每一个学校都说自己有丰富的课程,但是你要回过头来看立足在某一个孩子的选择性有多少,如果适合孩子选择的选修课,一周只有一节,那么,无论这个学校有60种课还是100种课都跟你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只有一节课可以选。 所以,大家在择校时可以根据这个“择校十看”来帮助自己做出的选择。上海有足够多的好学校,相信可以为你的孩子。

      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教育助力

      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也能够为学校教育很好的助力,我个人认为社会机构教育的功能在于:素养培养、研学旅行、备考冲刺。这觉得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一定能做好的。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你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你对自己心理情绪的控制,你和孩子的关系处理,都非常的重要。如果你做好了这三点,没道理培养不出一个更好的孩子!

      以上就是有关于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上海站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点击下方咨询入口,远播老师会第一时间致电为您答疑解惑!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家长有问必答
    学校咨询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武汉站 2025.03.08 武汉洪山宾馆•2楼楚律厅(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号) 预约报名
    苏州站 2025.03.08 苏州凯悦酒店▪1楼大宴会厅(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 ) 预约报名
    南京站 2025.03.15 南京希尔顿酒店•3楼颂庭宴会2/3厅(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 100 号) 预约报名
    南昌站 2025.03.22 南昌香格里拉大酒店•1楼南昌厅(南昌红谷滩新区翠林路669号) 预约报名
    宁波站 2025.03.22 宁波威斯汀酒店 · 四楼水晶厅2+3(宁波市海曙区日新街75号) 预约报名
    深圳站 2025.03.29 大中华喜来登酒店6楼西翼汉厅(福田区福华1路1号) 预约报名
    佛山站 2025.03.29 佛山万豪酒店5楼翰林湖厅(佛山市南海区海八东路38号) 预约报名
    贵阳站 2025.03.29 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 3层贵阳厅(贵阳市南明区护国路68号) 预约报名
    上海站 2025.04.12 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10楼大宴会厅 (上海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 预约报名
    义乌站 2025.04.12 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 ·3F新光厅/大宴会厅A(义乌市福田路6-8号) 预约报名
    上海站 2025.03.01 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上海大宴会厅(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 预约报名
    青岛站 2025.03.01 青岛富力艾美酒店五层大宴会厅(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112号) 预约报名
    北京站 2025.03.08 北京四季酒店5层大宴会厅(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 预约报名
    杭州站 2025.03.08 杭州君悦酒店•B2大宴会厅(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路28号) 预约报名
    深圳站 2025.03.09 大中华喜来登酒店6楼宴会厅(深圳市福田区福华1路1号) 预约报名
    广州站 2025.03.15 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2楼宴会厅(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兴安路3号) 预约报名
    杭州站 2025.09.13 待定 预约报名
    上海站 2025.11.01 待定 预约报名

    标签: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预约探校
    预约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移民、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