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上多所民办国际学校的招生正在进行。这边是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国际学校或国际班课程,满足了部分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那厢则存在着一定的国际课程乱象丛生良莠不齐。那么,是否每个孩子都适合挤进国际学校?越来越受到家长追捧的国际学校,究竟该如何甄别和选择?李老师直言,家长选择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还需三思。“因为,这毕竟是一条‘单行道’。”
国际学校招生已启动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剧增,国际学校及国际课程班的热度也提前升温,不仅留学人群低龄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提前让孩子接触国际教育,国际学校的热度也进入白热化状态。某数据显示,1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学校(含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数量呈几何增长,从较初的20余家到目前的597家,属全球之较,其中,上海有88家,暂居全国之首。
目前,沪上各所学校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的招生热潮却已迅速升温,为2019年的“幼升小”、“小升初”战役提前预热。小编发现,虽然多数学校的正式录取都在明年的四五月份,但10月中旬起,各所学校就陆续开放校园参观和报名申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5家国际班或国际学校开放了报名,其中更有几所学校已提前完成了面试招生。多所国际学校校长也透露,今年上海的国际学校招生,尤其是中小学的招生比往年更红火了。
其实,近年来国际学校招生一直比较热。这种“热情”,一方面有家长对国际教育和拓展子女国际视野的需求和追捧,另一方面,也和去年起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严格实行就近免试入学政策有关。“尤其是非沪籍家庭的子女受‘史上较严’入学政策限制很可能被挡在公办学校之外,部分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就选择了国际学校。”
公办学校国际班紧缩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现存的国际学校主要分为四大类:外籍子女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化学校、公立国际班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97家国际学校中,除了外籍子女国际学校有116家,公立国际班和民办国际学校‘旗鼓相当’,前者有225家,后者有256家。”
然而,自2013年教育部出台政策规范公办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以来,对于公办校是否应当办国际班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社会诟病较多的就是高收费、课程设置紊乱、挤占公共资源、加剧教育不公平等。今年,公办校国际班又刮过一阵冷风,比如,上海曾明确表示,未来计划将“国际班”或“国际部”从公办高中剥离;北京市教委也从2014年起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治理措施,或限制其招生规模,或者将其改制,即从公办校国际项目改为民办国际学校。
“这并非是坏事。”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是指提供K-12教育,并拥有相当比例的外籍学生,采用国际教育理念,同时实施全英文授课的学校。“现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火爆的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国际部中,有些教育模式还是中式的,只不过学习的课本变成了全英文教材而已。”
更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公办校国际班政策性收紧,是否会带来民办国际学校的井喷和激烈竞争?李老师说,竞争其实一直都存在,但随着公办校的收紧,民办国际学校是否能迎来春天,较重要的还是要看谁的国际教育平台更加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这其中就包括考试、课程、规划指导等综合因素。
目前,在国内被国际学校广泛采用的国际课程主要来自美、英、加和澳洲体系,还有部分课程为海外大学预科或海外学校学分认证类课程。主流课程体系有AP课程、PGA/ACT课程、A-Level/IGCSE课程、IB课程、加拿大中加课程、澳洲VCE等,其中,A-Level/IGCSE、AP和IB为目前国际学校广泛采用的课程体系。“AP在公立学校体系较易开展,加上美国留学的潮流,在高中阶段国际课程选择上,AP目前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李老师说。
不过,目前的国际教育其实已经过了“搬运工”的时代。“国际学校提供的国际课程,不再是让学生以考试、课程成绩申请到国外大学那么简单。无论是公办校国际班,还是私立的国际学校,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他们前往海外大学求学前,培养学术、生活、法律等综合能力。”
想清楚且尽早做规划
国际学校收费不菲,一学年少则10余万元,多则20余万元,但家长仍然趋之若鹜。热闹之余,家长也要更加理性,替孩子选择国际学校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真正要学好国际课程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IB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就需要孩子的钻研精神,更需要涉及文理多科的广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