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远播教育集团联合主办,远播教育研究院承办,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举办,智课教育、菠萝在线支持举办的2019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圆满收官!
教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不断创新、注入新的内涵,未来是未知的,那么十几年后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呢?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教授的精彩演讲。
▲吴遵民
非常有幸大会举办者邀请我来参加大会。
当我看到大会没有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参加,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教育就不能跳开华东师范大学。
所以,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看法。
在变与不变之中展望2035中国教育
大家都知道在2019年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规划到明年正好是时间节点。
在规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教育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教育领域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的强化,造成了全民的教育焦虑,层层选拔也并没有形成人才倍出的局面,反倒是因为过渡竞争而忽略了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本源。
如何平衡“人”与“才”的关系,又如何促进在经济成长的同时更多关注教育健康与健全的发展?
就在非常关键的时刻,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要文件,在文件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一个时期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其中把“2035”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更高和更新的目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现实是从历史中走来,并且引导现实走向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更加凸显。因为大家都知道唯有依靠教育,依靠教育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动力才能使得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继承社会的固有文明与传统文化。
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仅有15年的时间,我认为我们将要纵向贯通学前到老年的教育,横向对接校内与校外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完成。从而把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宗旨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予以全面实现。
简单说,今后的教育不仅是关注“才”,也更关注“人。”谁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35的人才观、教育观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教育必须回归人性的完善,回归合格公民的培养。未来的教育将要“价值引领”、“立德为先”,2019年的教育大会已经吹响了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集结号。
未来的教育现代化就是在教育的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各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而着眼于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就是要着力实现党中央所提出的的十项战略任务。
这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教育发展、教育高质量普及、公平理念实践、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
慷慨激昂的吴教授
基于十大战略任务的重大决策,展望2035,今后的教育将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在有一个阶段是疯狂的增长,在没有受到很好指导管理的前提下看到了一些资讯,开始给孩子打针、给孩子吃药,觉得下一代的生命受到了威胁,那么怎么定位所谓有质量的普及学前教育呢?
我想,首先对学前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要予以定位,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而快乐的童年,奠定他们人生较初的良好基础,扣好人生第一个纽扣亦将成为学前教育的基本信念。
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普惠性的机制,必须办好80%以公办园为主的普惠性民办园,也将成为2035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
无论贫富贵贱,他们的孩子都应该进入能够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这就是学前教育2035应该确立的基本立场。实现义务教育百分之百的全覆盖以及普高与职高的全普及
我认为203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一定能够达到,目标是进一步消除低质量徘徊、地区差别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全力推进小班化(20人/班),实现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要给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更多公平和的选择,这也是义务教育进一步迈进的目标。
我认为到了2035的高中教育也将全力普及,其中职业高中的社会声誉和教育质量必须大幅度提升。我认为职高和普高将共同承起实用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的主要基础。
对职业教育谈点个人的看法,在中国职业教育已经被“妖魔化”,没有家长说希望我的孩子进入一家职业学校。
为什么职业教育会被妖魔化呢?
我认为是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术型教师不高高中,技能型的教师不如工匠。
为什么德国能够培养大师级的职业人才?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不进入大学也能有一份人的尊严?
因为他们普遍推崇工匠精神。所以,对职业高中必须予以重大的改革,改革是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脱胎换骨。
高等教育的普及与脱胎换骨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高等教育一定会走向民众化和普及化。
上海去年招生50000高中毕业生,其实真正进行报考的只有48000人,还少了2000人,所以大学不应该成为一种人人竞争的发展途径。民众化、普及化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我个人预测,“人人有学上、大学更开放”必将成为常态。
那未来的高等教育应该怎么普及?怎样脱胎换骨?
我个人认为在2035的高等教育将满足70%左右年轻人上大学的愿望,国民人口中的高等教育背景人数比例将会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也必将继续细化。
未来的高等教育将分成三种类型:
一、学术型大学。今天所讲的985、211、双大学,他们培养怎样的人才呢?培养的是具有科学研究精神与创新思维的高精尖人才。
二、通用型大学。今天的本科教育大学,应该以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结构的通用型人才为目标 。
三、实用型大学。就是培养专门领域的职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对象大学。也就是现在的高职,高等职业学校、职业院校这些已经被人民妖魔化的大学,不应该用“职业”两个字,应该是实用型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价值基础、功能取向将在2035发生根本改变,上大学不再以就业作为的选择,要回归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人生远大目标的教育本源,这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
校外教育的蓬勃发展 我们国家正在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都在提倡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什么是终身教育体系?
就是把学校教育和学校外的继续教育零距离对接,这就是终身教育体系。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是不以公立、不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而是着眼于人生贤、乐、善,作为一个贤明的人、聪明的人、乐观的人为主要目标的社会,这就是学习型的社会。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将共同构成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而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新体系,将使得校外的继续教育无缝对接学校教育,从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阶段只要学校教育结束,继续教育就将衔接的目标。
目标的形成是把学校外的各种教育,比如说老年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区教育等都放入继续教育的框架,框架由此跟学校教育进行零距离的对接,由此构建校外教育体系和校内教育体系的连接。这样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基本建设完成。
结语
教育的变与不变
教育永远都是在变与不变之中前行。固然时代在变,教育也会跟着变,如一些旧的教育概念消失了,一些新的教育术语又产生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陈旧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思潮又出现了。但教育育人的立场不会变,教育使人向善的宗旨不会变,教育着眼于人生命成长的原则更是不会变。所谓变与不变,即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变的只是方法、手段与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教育的继往开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个人认为,2035将是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教育之年。届时,国家更加繁荣,国力更为强盛,教育亦将不再充当功利主义的先锋,而是作为陶冶性情、引领风气,指点江山的手段与路径。2035的教育,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错过了本次IEIC的家长们也不用担心,专家和大咖们的干货分享播播老师都将整理成文字内容推送给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远播国际教育”~
此外,正在为孩子择校的家长现在就可以报名远播12月7日在龙之梦万丽酒店举办的上海展啦!远播为您请到了领科、耀华、上外、光华等的国际学校,近距离了解国际学校的情况。
一上午看完江浙沪70余所国际学校,找到较适合的国际学校,还在等什么?
展会时间:12月7日
展会地点: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10楼ABC宴会厅(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
报名方式:填写下方#家长有问必答#备注上海12月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