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制内单调枯燥的应试教育相比,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更为自由灵活。所以,不少家长打算让孩子从体制内学校转轨国际学校,学习国际课程。
一般来说,进入国际教育体系没有固定的时间节点,但是家长们大多会集中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以及初升高的阶段申请,其中初升高是目前学生从体制内转体制外的热门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和家长都会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为什么?
因为申请国际高中参加入学考试是必然,而这个备考时间又与中考的紧张复习时间撞上了,如果家长还在体制内教育国际教育之间纠结的话,学生“两手抓”,时间分配会非常紧张,孩子的压力也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让家长担心的方面呢?
过渡期学习跟不上
对于刚刚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会有一段艰难的过渡期。那么他们该如何完好地度过这段时间,成功融入国际教育环境?
面对全英文教学环境和没有接触过的国际课程,跟不上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首先,语言问题。很多同学会进入能看懂单词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的怪圈,这是因为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会考试做题所代表的“英语好”是行不通的,孩子们不仅要有足够的词汇量、会语法,还要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不要等着老师来主动为你“开小灶”,课后去找老师把问题弄明白,不断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速度等。
其次,课程问题。与国内课程相比,国际课程的教学手段 、学习方法、考试形式等都是有区别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是否能用知识点来分析问题,因此在接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去适应。
英语语言不行+对国际课程的陌生,让不少孩子的“过渡期”非常难熬,甚至会打击孩子以后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帮孩子把“过渡期”提前。提前让孩子锻炼英语能力,提前了解国际课程。
不能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接受国际化教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自我管理。不能再像体制内时那样习惯了被学校或老师“推”着走,而要自主安排、自己规划学习。
进入国际学校后,书本上的课程内容不会很多,更多的是让孩子进行思考,孩子们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同时,在课堂上,孩子们也要学会表达,不要依赖于老师讲课,重要的是发散自己的思维。
给家长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问题,家长们应该能知道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国际学校的新环境,就要早规划、早准备。规划就是择校以及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准备就是备考。
解决焦虑的办法就是面对焦虑,不要逃避,在焦虑面前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在选择国际教育之前,家长做好准备的同时,孩子们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前了解国际课程。
到了国际学校后,会有老师们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比如小班制授课模式帮助适应英语教学思维,真正学会用英文思维和解决学科中的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英文表达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