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进家长群

学校开放日

    新闻公告

    圆桌论坛:国际化学校应该如何应对中西文化的差异

    发布日期:2019-10-31

      第二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已完美收官!从国际教育的现状,到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再到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IEIC的嘉宾分享了不少精彩的观点。

      ▲官方现场图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各嘉宾发表的主题演讲外,还有2大圆桌论坛干货满满,让每位到访者满载而归。

      这一期,艾老师便带大家回顾一下26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欣荣、上海海淀文学校执行校长、凯文教育集团常务副总李永远、上海民办金苹果学校_西澳国际校长陆贤、瑞得福国际学校执行校董张望兰,带来以【校长领导力】为主题的论坛,讨论的问题是:国际化学校应该如何应对中西文化的差异。

      ▲【校长领导力】圆桌论坛

      国际化学校带着浓烈的西方文化走入国内,这种与生俱来的中西差异应该如何应对?听听四位嘉宾怎么说。

      ◆ ◆ ◆ ◆ ◆

      主持人:谈到国际学校的中西文化差异首先会想到的是学生从体制内学校去到国际学校,必然会遇到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过程,今天早上发表的蓝皮书上有一个数字很惊人,父母对孩子去国际学校有什么担心?68%的担心都是来自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怎么样才能帮他们尽快地适应国际学校的环境?首先问一下陆校长,您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见解?

      ▲陆贤

      陆贤:首先中西文化的语言差异导致有时候学生和老师交流、外教和学生的交流不能像中文和中文的交流一样简单。同时在管理中,有中方双语老师和外籍老师,这样的文化差异性也存在。作为校长,我们站在较前面也站在较后面,需要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帮助学生融入到西方文化。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之前安排前一阵子去井冈山,为了让我们学校的外国老师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也邀请了外交老师参加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些集体活动,我相信能够对中西文化的融合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中西文化的互相了解。同时这样的融合也能够更好地在管理中起到作用。

      ◆ ◆ ◆ ◆ ◆

      ▲李永远

      主持人:刚刚陆校长把我之前想问的问题已经提前问出来了,想再问一下李校长,我知道北京凯文学校面对的是,您能谈谈民办国际化学校和体制化学校到底有什么不同?

      李永远:现在民办国际化学校和体制化学校到底有什么不同?从三个维度来讲一下:

      第一、课程内容和目标

      现在很多民办国际化学校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要求,很多时候是在主动拥抱,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非常可取的地方,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比公立学校少,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要更超前。

      第二、教材和资源

      民办国际化学校现在要求肯定要用国家的教材,在此同时怎么样利用一些国际上先进的课程资源作为非常好的补充,而且把国家教材和国外资源很好地融合进去?把握进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作为民办国际化学校真正不同的地方在第三方面。

      第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像海淀凯文学校作为海淀区公立学校,可以说是在非常发达的地方办一所民办的国际化学校。前一段被海淀教委作为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基地参与“十三五”研究课题,也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肯定。

      说到孩子从公立学校转来的适应,语言障碍虽然有但不是较主要的,另外两方面的障碍会更大一点:

      (1)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比如说在海淀凯文的每周中学晨会都是由学生自己引领的,因为很多活动都是Student Initiavite设计的,有一次学校的社团向全校师生展示,在学校里光鸟类就有超过21种,他们怎么知道这种数据?是通过长期自己观察,并且把鸟的种类和名称全部命名,这是学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典范,而很多公立学校并不是特别适应。

      (2)SEL,教他如何沟通、表达自己、与人沟通、待人接物,这些方面在学校SEL的课程体系里有非常严格的体系,一级一级升上来的,所以很多公立学生在情绪和社交管理方面需要适应。

      ◆ ◆ ◆ ◆ ◆

      ▲王欣荣

      主持人:刚刚李校长说到很多,一方面是有课程的设置问题,同时还有学生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这都是从体制内学校学生转到国际学校学生必须要面对克服的困难。

      回到课程部分的讨论,因为要真正帮助他们能够适应新环境课程占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挺想问一问王院长,我想知道上海交大在这方面是不是有课程上中西融合的实践?

      王欣荣:对的,从背景来看,我们和其他今天在座的很多校长背景确实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来自公办高校,这是我们和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我也很欣喜地看到很多民办学校的院长非常关注有关于教育理念的问题。交大是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单位,这两天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高校的各位老师来讲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非常系统地学习了有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他谈到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对教育工作是较高的引领,所以在开设课程过程中会非常关注我们对于学生中国人、中国心的培养方面。

      我们办的是国际教育、国际课程,但其实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扎根在中国大地办教育,核心的本质思想是不能改变的。同时我也欣喜看到很多国际学校会在办学理念里非常清晰地写出来要培养中国人、学生的中国心。

      在交大A—level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贯彻着这样的核心思想,所以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会强调中国传统问题的教育,但有时候理解是不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背背古典诗词就算了?中国传统的教育还是非常多元、非常系统的工程。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也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推崇全人教育的理念,通过氛围的营造、活动的打造,在方方面面中给学生影响。包括交大有很特色的交通赛艇exciting,这是在全国高校里的一个。

      我们把西方,尤其是英国较流行的赛艇运动和中国的龙舟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讲不是枯燥的传授,希望能在各种环节,包括上课的时候用话剧的形式、学生社团的组织等等方方面面营造中西融合的氛围。

      ◆ ◆ ◆ ◆ ◆

      ▲张望兰

      主持人:很有意思,中西融合在过去会强调的是办国际学校要做到原汁原味,又有一种观点是办学校办到中西融合,这两个是有一定差异的。我知道张校董学校非常强调用原汁原味的课程来引领学生,因为你们学校是外籍老师占较大的比例,您能不能谈您对原汁原味和中西结合的看法?

      张望兰:很高兴分享这一点,瑞得福国际学校座落在深圳,主要服务中国的学生和家庭。这所学校之所以说是原汁原味的美式国际学校,主要体现在全外教授课、全英文教学全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外文化的融合和跨文化管理对学校非常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四点来做好中外团队的文化融合和跨文化管理。

      (1)一定要高度统一认知,对学校使命和愿景的认知。

      在学校使命和愿景制定过程中有中外方管理团队,包括全部的中外团队老师一起参与研究,充分讨论之后制定的。在每一年开学的前两周,所有中外教员工比学生到校提前两周,董事会成员、外方校长和管理团队重新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愿景做阐述、各自的理解,希望达到充分的交流、沟通、分享。同时也让中外方的新老员工在此期间,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对他的工作经验、他的工作岗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愿景进行阐述和分享。以此达成学校所有的员工,包括中外方管理团队和中外方的教师员工在认知上一致。学校做什么?要帮助学生在学术、人格成长上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我们团队的人员如何帮助孩子们达成?等等。

      (2)我们学校还组建了一支外事服务团队,这支团队主要是由海归和留学的人员组建,他们对于西方的多元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了解。外教作为新人来到学校,很多来自世界各地、拖家带口。我们这样的外事服务团队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首先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安顿好、安抚好外教和他们的家属,同时也提供完整充足的培训,让所有的外教、家庭成员了解他在中国有什么样的生活,同时让他们了解中国的生活、文化、习俗民俗,同时组织学习基本的教育政策、法规。

      (3)制度建设上面,学校的运营管理制度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在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外教的工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上的灵活性、自主性。

      (4)持续不断地提供多元化的中外方文化团建和拓展活动,比如说像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全校学生,包括外方校长、外教都要参加,按照中国升国旗的方式体验中国文化。

      ◆ ◆ ◆ ◆ ◆

      主持人:刚刚张校长说的是很多国际学校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管理中方文化的校资团队,这是在座很多同行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你们是不是真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案例让你们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的师资是有一定不同的,你们是怎么努力把这个问题给解决的,给我们一些案例好吗?

      李永远:我本人是学经济学的,从很早我就知道人类在追求很多所谓的较优过程,其实是得不到first best,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second best,要做很多的trade off。如果大家想享受文化多元性带来的益处,包括外教带来的很多先进课程先进理念,你必须要面对不同文化差异间带来的挑战和管理增加的成本,就看以什么方式和态度来面对。

      像海淀凯文学校现在有70多名外教,占全部老师的一半多。这方面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但我觉得我们在慢慢改进。我们从美国引进了一位很厉害的音乐总监,要把所有的音乐课程重新调整,甚至把艺术中心的设备陈列都调整一遍,这对学校的职能部门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当你听他讲完计划并且分析带来多少成本的时候,你觉得成本只要可控就会给他实践的机会。一年内他让所有中学从6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全部掌握了用电子琴作曲的技能,把技术和音乐结合的非常好,这就是对学校很大的促进。所以很多时候不要一开始就say no,更多地试一试,保持开放的心态非常关键。

      ◆ ◆ ◆ ◆ ◆

      ▲陆贤

      主持人:我们要有trade off的概念,让你去尝试,每个学生都可以用实验品的状态理解他们,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看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也说明了校长、决策者需要有一定的开明以及战略眼光的。再问问陆校长,在您学校管理过程中是不是也会遇到一些中西师资团队、中西课程管理上差异很大的情况?

      陆贤:记得之前有一位发言的嘉宾说到,外教的工作是到点就走人了,大家都会存在这的情况。但我们是borarding school住校的学校,到晚自习的时候还是有进行课程研讨的,管理中和老师们一起沟通交流,如何能够把课排的更适应,又适合学生又适合老师。确实有的课没法排在白天,可能要排在晚自习,所以在晚自习要有over time加班,我们在管理中想办法找到双方较适合的方案。

      主持人:整个过程都是通过沟通完成的吗?

      陆贤:对。刚才听到一位校长说我们也有老师给在校外教上中文课,同时也给他们上经史诗子集等等。除了给学生在选修课中选择国学,同时外教也欢迎他们一起来听课,因为我们的老师可以双语,用英文讲国学。有的老师已经考到中文6级,所以我们提供这样的服务让老师们能够通过了解中国的文化,更融合中西管理。

      主持人:这是非常好的方式,让教师团队能够融入中国文化,把他们也作为学生来培养。刚刚一直都没有绕开的内容就是关于中国文化国际化办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接下来有个直接的问题想问问,文科和理科这两个不同的类别是不是对中西文化的融合有不同的实践过程?

      陆贤:较初的时候有请外籍的老师教物理、教数学,因为我们学校提供澳大利亚州政府授权的公立高中课程,近三年也提出了A-level课程,可能A-level更偏向于选修的课,更偏向理科。

      从每年学生的考试结果来看,不能说外教的数学没有中国老师好,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多诺贝尔奖没有数学,也许有很多原因,就不多说了。但是中教的老师主要对象是中国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解题都是以国际高中为主,高中要再转变思维模式是有点困难的,所以相对来说我们学校的理科老师还是以双语老师为主。

      但现在可以淡化国籍,可能我们的双语老师从小就在国外长大,长了中国脸而已,或者高中在读外,又在国外读的本科硕士,又拿了国外的国籍,但是他是中国人。

      我们学校提供的是AQA的课程,2018年学校学生的成绩都引领中国,在中国算是,同时我们学生也获得了全球第一、全亚洲第一、全的奖项。可以说这个功劳也是属于双语老师的。各个学校需要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所以每一个学校应该把自己的特色做好,一定会有市场,一定会受家长的欢迎。

      ◆ ◆ ◆ ◆ ◆

      ▲论坛主持人

      主持人:这个话题本来就没有正确的答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才能更好地多元化在市场中竞争发展。接下来还想请每一位嘉宾都能回答一下的话题,今天都会说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这是很大的命题。

      落实到学校的管理层面做法肯定会有各种各样,但是今天的场合特别想让你们说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建议在座的从业者以及从你们自己实践过程中能够证明是真正有效的。

      王欣荣:有关于培养我们的国际事业的人才,其实也是我们对于学生培养的很重要的目标,我们提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情怀,这是我们办学的基本理念。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能和其他很多学校的操作有点不同,从我们外教的比例来讲,刚才张老师讲的说基本上是全部的是外教,我们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异。从我们的理解来讲,国际化的教育不一定完全要靠外教进行实施。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也是多元的,我们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对学生进行国际化的培养。

      举一个交大的例子,我们交大跟其他的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国际化办学当中,除了有针对国际的小朋友出去读书之外,我们还有针对与留学生的预科,未来这些学生在国内读大学,并不是市面上媒体介绍的只要是外国人就可以来中国读大学,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这是媒体的误导。这些学生没有达到大学的录取标准,就要在预科的培养过程中进行,我们放在同样的校区,我们把这些学生和本土的学生一起组织活动,一起来开设一些相应的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在我们的办学过程中,除了校内开设课程之外,还把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放在国外的高中,让他们浸润式的学习三周到两个月的时间。其实就是让他更早的了解文化的多元化,去了解大家人和人之间的不同,你了解了之后就能够理解,也能够正确的对待。

      所谓国际化的人才应该是能够充分的理解,充分的接受,充分的感知,然后充分的尊重,达到一个和谐平衡的过程,这是我们简单的实践做法。

      ▲李永远

      李永远:关于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我想分享我自己带学生的经历。

      有一次我带着一些学生去MIT参观,去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Media Lab,这是非常先进技术出产的地方。实际上概念是把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刚好我以前的学生在那里给我做介绍,他说很多人在这儿三天都可以不出来,的MIT的学子,因为那里不断地会有世界上较牛的公司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水、赞助,很多人沉浸在那里研究世界上先进黑科技的情怀、对技术的执着,这就叫国际视野。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较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是怎么出来的。

      在Media Lab不远几百米的地方有MIT的图书馆,其中有一层是专门讲中国留学生经历的中国馆,在里面发现了一张上世纪20、30年中国留学生很不容易凑成了一支足球队,和MIT其他国际学生比赛的照片,那个照片我印象特别深刻。大家都满脸清瘦,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积贫积弱,但是从他们眼睛里透出来的积极乐观对祖国的热爱,我也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张望兰

      张望兰:我们是原汁原味的美国学校,我们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在未来职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兼具东西方文化的世界优秀公民乃至青年,要达成这一点首先要通过课程,其次,怎么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比如说每年有一场盛大的中国文化节,可以说是全校较大的一次节日。

      比如说像今年有一个学生目前是就读美国波士顿学院,他对于学校BC融合很开心地和我们分享。他觉得在这样的沉浸式全英文教学环境中,让他已经在进BC的时候英语达成第二母语,所以在BC高级写作课对他来说是enjoy,对那么多来自美国的本土孩子和英语孩子PK高级写作的时候是enjoy。

      其次也选择了数字艺术,因为在美高的AT课程里学了两门AP的计算机,所以到BC直接选了大二的计算机科学,除此之外在学校的社团文化,Club活动中让他能够很好地进入到BC多元文化环境,所以能够很自信、很绽放、很快乐、很幸福地享受未来他四年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如何让孩子适应未来全球化的竞争,适应多元化跨文化的沟通,能够让自己真正在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融入到西方的校园文化。这是我们致力于一起做到的。

      陆贤:较后用中国的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不能说“不如”,我建议学生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在校内提供很多活动,有国际交流、大学交流,因为我们在上海规模比较大的澳大利亚课程,所以澳洲大学基本到中国一定到我们学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国外大学所需要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会组织学生在上海国际大都市天时地利人和提供很多展览,比如说爱因斯坦展较近在上海世博展,或者是达芬奇展或者有些英国音乐剧团队到上海表演。

      当然,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去英国、澳洲,在真正的公立学校就读体验,我们的学生和当地的学生结队,能够在一个月深度了解国外文化,当然同时也有一些交流生学生学校做交流,中西文化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有国际的视野。

      主持人:谢谢陆校长,要通过30分钟讨论这个话题真的有点太难了,我们试图从一些视角,比如说课程、师资管理、教学实践、中国文化传承等方面尽可能地分享给各位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有一点是四位嘉宾都有提到的,尽可能地把学生放在世界的舞台,和世界的公民放在同一屋檐下浸润感受,同时实践帮助他们体会自己怎么样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再一次感谢四位嘉宾的分享,非常感谢你们,让我们掌声送给四位嘉宾。

      错过了本次IEIC的家长们也不用担心,专家和大咖们的干货分享播播老师都将整理成文字内容推送给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远播国际教育”~

      此外,正在为孩子择校的家长现在就可以报名远播12月7日在龙之梦万丽酒店举办的上海展啦!远播为您请到了领科、耀华、上外、光华等的国际学校,近距离了解国际学校的情况。

      一上午看完江浙沪70余所国际学校,找到较适合的国际学校,还在等什么?

      展会时间:12月7日

      展会地点: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10楼ABC宴会厅(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

      报名方式:填写下方#家长有问必答#备注12月7号

    Tips :国际学校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的教育平台,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学校的全面信息,填写下方“家长有问必答”即可预约探校,我们将带您实地了解!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家长有问必答
    学校咨询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上海站 2025.01.11 上海明天广场裙楼2楼▪机遇中心(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99号) 预约报名
    武汉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天津站 2025.03.09 待定 预约报名
    成都站 2025.04.12 待定 预约报名
    上海站 2025.03.01 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上海大宴会厅(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 预约报名
    青岛站 2025.03.01 待定 预约报名
    北京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深圳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杭州站 2025.03.08 杭州君悦酒店2F · 大宴会厅(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路28号) 预约报名
    广州站 2025.03.15 待定 预约报名

    标签: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预约探校
    预约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移民、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