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进家长群

学校开放日

    新闻资讯

    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进步的

    发布日期:2021-03-29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愿意超越自己,愿意不断进步,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遇到学业困难的时候,家长要强烈表达自己的爱和拥抱,这是非常有用的。

      当孩子开始有意识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就会把上学理解为给他的帮助,而不是给他的障碍,学业都是他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长强加的事情。——摘自3月21日郝景芳现场演讲

      3月21日,由远播教育集团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指导的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北京站,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6层(朝阳区三丰北里3号)隆重举办!

      本次IEIC大会以“教育赋能·让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为主题,汇聚海内外众多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以新的视角探讨国际化教育,聚合多方诉求促进教育产业深度合作,解决家长教育过程中的痛难点,推动国际化教育未来新发展!

      大会现场聚集了10000+学生及家长,他们与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规划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在本次大会上,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内容——

      演讲嘉宾

      郝景芳
    童行学院创始人

      世界科幻较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

      2016年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世界科幻雨果奖

      2016年《人物》《南方人物周刊》“10大年度人物”

      2016年创办影视工作室“芳景科幻”致力于可持续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创作

      2017年博鳌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青年

      2017年创立儿童通识品牌“童行学院”为孩子打开视野、提升思维、培养创造力、探索可持续的公益教育

      2018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2018年世界青年(Young Global Leaders)

      演讲内容

      今天,郝景芳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

      第一: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第二:内驱力的几重来源

      第三: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四:童行学院的努力和愿景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郝景芳的精彩解读~

      ▲郝景芳精彩演讲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大家好!我今天会从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业这个角度和大家做一些分享。我自己现在也在做儿童教育,但是我没有做全日制学校,没有做中小学,没做课外教育,也没有做课外语数外。我想从孩子的人格心理成长,和孩子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成长的角度去做教育。把学业变成不是父母逼着的事情,不是完全无意义的事情,内驱力是我们较主要的目标。

      没有坏学生,只有遇到困难的学生。对于孩子不爱学的现象,家长经常找我咨询说:我家孩子对学业没兴趣,我家孩子有点厌学了,我家孩子一说抵抗情绪就特别大,一说就有冲突怎么办等等。

      当家长问怎么办的时候,我通常会花很长时间了解这个孩子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哪些表现是怎么样的,孩子自己怎么感受的,孩子自己又是怎么说的。每一个孩子都会花时间去了解,才可以有一些建设性意见。

      这里边我发现一个点,父母的认知,一个根上的认知非常重要。比如说第一种认知,孩子为什么不爱学?是孩子自己不好好学,故意捣乱;还是孩子太笨了,天生没办法;又或者孩子性格不好,比较叛逆。当你以这样的认知去看待孩子,你认为孩子因为这些原因不爱学的话,解决的办法可能会比较明确。

      孩子不好好上学是欠揍、笨就得多刷题、性格叛逆,家长管不了,就找更厉害的人管。父母把孩子不爱上学定性为这些理由,解法一定是更加粗暴,逼着孩子好好学。

      我认为孩子不爱study,不是真不爱学,而是孩子遇到了困难。孩子不爱study可能会遇到种种方向的困难:

      首先可能心理压力大,学业给的任务很多,任务很难自己处理不了,压力大想逃避;

      第二个有情绪的困扰,周围人说他,各种被批评的坏情绪中,自己情绪非常沮丧;

      第三个学校学的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觉得这东西太枯燥了,完全投入不下去;

      第四有人际的困难,家长总说别人家的孩子,自己自卑,或者别人嘲笑等等;

      第五自信心的问题,可能在心里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越怀疑自己越学不下去。

      孩子有上述这些心理困难的时候,他会觉得周围一切都是压力,前面就是坑,自己过不去,然后腿都要发抖了,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爱study的。我们父母有这样的认知,孩子本身是好孩子,前边的困难太大了,前边有很多的坑,有很多的石头,所以才过不去,才不爱学。这种时候我们父母对于孩子整个解法完全不一样,越不爱学越不应该打他,而应该抱他,多大的坑一块跳。父母有这样态度的时候,孩子很多时候态度真的截然不同,特别不一样。我这里有不止一个咨询案例,会特别惊讶的发现孩子态度有变化。

      有问题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周围面临的环境,这些困难这些坑。他觉得自己前面就是一座山,他面对老师的批评,面对同学之间的挤兑,这些都已经像一堵墙一样快要压死了,家长也在后面打,从后面压来一堵墙,两边墙一挤,孩子就粉身碎骨了。

      父母怎么样让孩子爱study,别讲大道理,考上大学怎么样,考不上怎么样,别着急说学业的问题,该拆墙的拆墙,该搬石头搬石头,该填坑填坑。困扰解决以后,他自己就可以往前走,就愿意往前走了。

      当我们看到孩子不爱学,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根上相信这个孩子本身是有上进心的。那家长怎么办?压力太大,就帮他化解压力,跟他说没事,从心理上舒缓他情绪。缺乏情趣我们就制造乐趣,父母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爱。孩子自信心不足,我们给他增强自信心。

      我女儿在海淀区上一年级,也不爱写作业,我就以陪伴的方式帮助她增强自信心,她现在自觉性非常强了,每天在家里边自己完成这些任务。

      这就是教育理念根上的东西,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愿意超越自己,愿意不断进步的,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其实我们父母要做的,是给他真正创造条件,能让他自我提升。父母既不需要整天讲大道理,说为了国家崛起而学;也不需要吓唬他说,不好好读书就睡大街。我们创造好的条件,相信他鼓励他,孩子自己就愿意上进。每一个人内心自己都愿意变得更好,变的优秀、变的出色、变的上进,这个是藏在自己心里深处的。我们有太多干扰因素,我们做父母做老师做教育者,需要让孩子松松土,让孩子自主超越自己。

      内驱力的几重来源

      再说内驱力。很多东西都是外驱力:成绩好买双鞋,学业好给多少钱, 不好挨打,好学生发奖章,不好就罚站。这个东西对孩子来讲,越小的孩子越没有切身感受。这里说上清华大学,那里是每天的作业,完全没办法用上清华大学的鼓励来超越眼前的困难。

      真正能让他超越自己的困难不断提升的,是内驱力,是内在地想要学好的动力。这种情况,从心理学理论上,目前相对比较主流的。

      大家知道较近这些年心理学研究中非常公认的理论,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发现提出的,后来在像成长性思维这样一些心理学发现中,也都一直援引这种发现。

      对于人内驱力的研究,就是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里边认为较核心的是内驱力优于外驱力。不是说外驱力不好,外驱力也好,也还是要有外驱力。但是我们说的是让一个人这辈子有真正长远的发展,能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提升。不是说干这个挣点钱,干那个挣点钱,是要有长久提升的愿望,从更长久更根本的效果上,内驱力要高于外驱力。

      第一点联结感,与他人的情感联结是人生的重要动力。就是一件事你可能自己不想干,但是因为跟你有感情的人一起干,就是发自内心愿意干的。

      比如一个人踢球没意思,我们一帮兄弟踢球就有意思了,这种情感联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联结感在生活中很好用的一点,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遇到很多学业困难,这个时候讲越远的东西越没用;往近的说,你怎么突破怎么进步,有的时候也是觉得没太多用。用的办法,就是家长和孩子爱的联结,让孩子感受到你在支持他,无论学成怎么样,你都很爱他,你都帮助他。

      我想到一个事,傅园慧的爸爸讲过的。傅园慧练游泳,一次考较后一名,她爸爸就说没事我跟你一块,这次较后一名,下次倒数第二名。让这个孩子觉得家长永远不放弃自己,就像自己的船漏了就一起划船,这种感受是让孩子产生动力很大的一个来源。孩子较怕的是自己船漏了,家长在岸上站着说,你看你怎么划不过别人,这个孩子无助的情绪一下子会沉沦。所以孩子遇到学业困难的时候,家长要强烈表达自己的爱和拥抱,这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点自我效能感,就是说一定要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才愿意持续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给孩子讲的道理是浮于表面的,说人生是1%的勤奋加99%的汗水,孩子不会感觉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家长逼迫的,没有是自己想做的,觉得自己努力没有半点效果,班里学霸都是谁谁,不管怎么努力,都差一大截。这个时候孩子特别容易产生挫败感,很多明明可以会做的作业,由于自信心不足不敢做,就在那玩笔玩橡皮。这种拖延,是他感觉作业太难,感觉自己做不好,越感觉越退缩。怎么样才能让孩子面向学业往前冲?就是他觉得自己很厉害,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自我感觉非常重要,这个就叫自我效能感。

      要给孩子建立自信心,要让他体验,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进步了,实实在在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进步的。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控制难度,根据现有水平,了解孩子现在的进度。他比别人慢没关系,熟练以后,更加努力试试,好一点就给鼓励,正确率、速度或量也好,能够感觉到是在自己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提升的。

      老师要求四页五页八页,孩子现在能做两页,就做两页,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三页,感觉到自己不断成长和提升。原来能做三十题,现在能做四十题,通过自己努力提升的,这种次数多了,每一步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久而久之就会有自信心。如果感觉到自己怎么做都差别人一大截,矛盾点不是自己,而是赶不上其他人,这样会越来越没信心,以致于连自己原有的本领都会丢掉,因此自我效能感要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提升。

      较后就是自主感,就是自己主导的人生才是愿意持久付出的。有自主感的孩子,实际上很多时候外在内在条件都不允许,但是能有自主感可以让一个人长期的愿意付出。

      这种情况下要与孩子平等讨论,支持一个孩子自己的改进计划。比如说写作业经常会拖拉写到很晚,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说:作业很多,经常会写到这么晚,咱们一起想想什么办法改进一下?孩子可能自己提出一些计划,有的执行得了,有的执行不了。执行不了也没事,继续和孩子讨论调整,前面计划是不是负担太重了,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有这个自主感才是更长久发展的基本动力。

      内驱力里面,联结感、自我效能感、自主感这三个层面因素是较主要的,一个关系层面、一个能力层面、一个人格层面。

      在较普通的学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三个方向好的,亲子关系一点问题都没有。家庭中,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很多能力提升,父母也给孩子很多空间支持,孩子没什么抵抗,困难自然就好了。但是这确实是很幸运的,通常情况下,很多孩子都在这三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遇到困难,而这三个方向任何一个困难都会使他没有内驱力。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学习没有内驱力,导致的结果就是成绩不好,所以我们只从成绩的角度让他做题,往往接触不到核心。这种情况下,我们让孩子产生内驱力应该怎么做?

      首先是关系层,父母多少要了解一些心理学。了解孩子基本是怎么想的,和他接触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去理解这些部分。第二个是能力层,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升思维能力。这个不只是说一个学科,学语文就学语文,学数学就学数学,是有很多思维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应该是语文数学通用的,语文读文章和数学读题是用到同样的能力。第三个人格层,更多从教育学的角度扩大认知和独立思想能力。这三个方向的相辅相成其实是我自己现在做教育较关心的事情。

      图源:嘉宾演讲PPT

      亲子关系我在这不展开了,我讲一下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在我们教育中提到的相对比较少。

      思维能力方面有脚手架理论、底层思维能力。

      脚手架理论:每次在孩子现有水平上,鼓励孩子挑战一点点。我女儿怎么对学业有动力的?从她体操练劈叉开始。她班同学都可以劈下去,她自己不行,她就退缩,连体操课就不想去。我就陪着她压腿,这样就让她知道自己现在在提升课,不断提升早晚有一天可以像别人一样好。

      学其他东西也一样,孩子考试错了十道题八道题,多长时间做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原来考试的时候做不完,后来经过自己努力做完了。虽然错了十道题,但这是经过自己努力突破的挑战。从写不完到能写完,从做完到错题一点点减少,从83分到86分这都是非常大的进步。家长要看见孩子的进步,鼓励他的努力和进步,这种就是脚手架理论。

      底层思维能力:跨学科有效的思维能力,让study事半功倍。父母要关注孩子一些基本的,比如说逻辑能力。逻辑能力不是说数学思维里做一个数学题,我们阅读做物理、做复杂题目分析的时候,逻辑能力太重要了。生活里边,父母和孩子讲话尽可能有逻辑性的,不能批评孩子去说起去年的事,小时候的事,越说孩子越没有逻辑。生活里边哪怕批评他:因为这件事情,所以我有这样一个态度,我们说好是这样的事情,然后又怎么样。

      大家平时有逻辑,孩子逻辑能力才可以提升。底层思维能力,像一些观察归纳、逻辑推理、观点辨析、语言表达、想象发散,还有对于其他人情感的认知,然后对于自己的理解这些能力就是跨学科能力,将来在每一个学科里都有用。这是思维方面,孩子思维能力越强,学理科越轻松。

      再讲独立人格,这在我们教育里边,通常来讲是比较忽略的。这是因为我们做学科教育时一科就是一科,不告诉你这学科是干什么的,和人生有什么关联,三角函数是什么,根本没有人解释背后的意义层面的东西。孩子感受不到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自然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学不好。

      通识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意义的成分,给孩子很大的格局和视野。从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层面,理解成长和study。学的知识,为什么学它,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和世界有什么关系,要打开非常大的视野,有很通透的格局。通识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完整的人,理科文科艺术这些,较终让一个人的思维更明智,让他的人格更完善。

      也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当一个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自我反思,越来越多的去想我是谁,以后做什么样的人,在世界什么位置,世界今天是什么样的,以后我要怎么改变世界,怎么选择人生等。越想这些事情越有学的动力,会知道所有的study都只是为了让他自己达成自己的心愿,study全是工具。较终是自己想到哪去,目的地才是较关键的,读书这些都是船桨工具。一旦有了这种格局视野,有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内驱力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通识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内在爱上study的教育方式,让学科教育更有动力和效率,让未来人生更有内驱力。

      童行学院的努力和愿景

      我自己在童行学院给孩子做通识教育的搭建,我们的愿景和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孩子自我实现。

      如果教育层层筛选选拔,较后只有考上清华的是教育出的人才,其他算是教育失败品,这是教育系统本身的失败。教育是让人自我成就、自我成长的过程,不是只选出一些好的,其他的都没出路。

      图源:嘉宾演讲PPT

      通识教育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我实现的路径。我们教育目标说的比较专业和具体抽象,分三层:study品质、思维能力、知识素养。

      品质是为什么学?要有study动机和元认知。思维能力是怎么学?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素养是学什么?是专业知识和素养。

      我们给孩子扩大知识面,具体的教育路径做两方面教育。一方面教育者教育,让父母和教育者(老师)更多的看见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正从心理层面鼓励孩子去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儿童教育,真正给孩子搭建课程体系,启发孩子、赋能孩子,让孩子看见世界,获得高阶能力和更多选择机会。我们想做3—18岁终身study体系,让孩子打开视野,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将来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延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更深的培养。

      我们课程体系分成儿童课程和父母课程,只有课外教育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儿童课程有音频课、AI课、PBL课、营地课。父母课程有亲子伴读课、亲子营地课和父母俱乐部,都是秉承同样的脉络。

      图源:嘉宾演讲PPT

      童行学院课程进阶体系。

      3—6岁是亲子启蒙,有音频课,多学科知识普及,打开孩子视野。

      6—9岁综合入门,跨学科知识体系搭建,基础思维方法study培养。让孩子了解文明史,让孩子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知道我们人类文明怎么来的,我们当前世界的科技和我们人类艺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有一个宏观的认知。

      9—15岁兴趣实践,我们希望鼓励孩子自我选择,按照自己的人生意志决定方向。当他开始有了自我选择之后,这种自我选择的人生动力会成为促进study的很好出发点的来源。

      9岁以上做进阶各方面的小课,这些方向都提供专精的study,培养孩子兴趣、专业方面的发展。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我们其实在3—6岁和6—9岁的阶段,就开始培养特别顶层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模型,创造性study,像PBL课有自我意识很好地锻炼和培养。

      后面有很多新的计划,像6—9岁综合入门课,课外的人文艺术,对课内study有非常大的帮助。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如科学家是怎么创造出科学原理的,文学家怎么写出文学名著等这样的知识。

      总体而言我自己做童行学院,本身希望搭建一个平台,真正让孩子爱上study。我们现在给孩子做科学、人文、艺术的课程,很多小朋友是完全发自内心充满热爱的去学,因为我们做的很有乐趣,是游戏化study,或者是创造性项目。这种情况下,我自己非常相信,说study可以不是苦的,可以很有意思。

      我们希望鼓励孩子自我认知,有很好的情感联结,和老师也好,和童行学院也好。这种情感联结和孩子不断增强的自我认知,能够让他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当孩子开始有意识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就会把study理解为给他的帮助,而不是给他的障碍,学业都是他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长强加的事情。这样孩子上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大学,是上哪个层次的大学,都差别不是很大。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哪些能力可以帮助他实现理想。

      现在很多新的行业职业有大量大量的机会,这些机会是我们老一辈父母完全不知道的。现今的孩子们,00后的孩子都有很多职业,是学校里边没有覆盖的。孩子有这样一些课外的兴趣和能力,完完全全在他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时候,可以在很多领域有职业发展的突破,这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因为很多时候,当一个人信息不对称,会困于自己的视野,只能看到三五个机会;如果你信息丰富,会发现三五百机会,你就不会为三五个机会焦虑。这是童行学院的愿景,总的而言我们做通识教育是要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学习。

      以上就是有关于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北京站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点击下方咨询入口,远播老师会第一时间致电为您答疑解惑!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北京站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家长有问必答
    学校咨询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上海站 2025.01.11 上海明天广场裙楼2楼▪机遇中心(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99号) 预约报名
    武汉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天津站 2025.03.09 待定 预约报名
    成都站 2025.04.12 待定 预约报名
    上海站 2025.03.01 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上海大宴会厅(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 预约报名
    青岛站 2025.03.01 待定 预约报名
    北京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深圳站 2025.03.08 待定 预约报名
    杭州站 2025.03.08 杭州君悦酒店2F · 大宴会厅(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路28号) 预约报名
    广州站 2025.03.15 待定 预约报名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预约探校
    预约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移民、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