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进可攻退可守,是好多湾区妈妈的首 选。但去年一封投诉信,将香港DSE课程推到风口浪尖……
部分港人认为“新港人子女”大量涌入DSE赛道,香港本地生学额受到挤压……引发了教育不公。
日前,港府也对“本地生”定义,做了新的阐述。
“本地生”定义,仍需研究
日前,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公开表示,港府正在检讨专上院校录取学生时的「本地生定义」。
具体会参考例如新加坡、英国等地的的收生方法及学费等方面安排,同时也将咨询参考政府其他部门及各持份者的意见。
目前,香港本地生、非本地生定义如下:
本地生
非本地生
JUPAS官网上关于本地生的定义,其实还是比较宽泛:
内地家长通过优才、专才或高才任一途径拿到香港身份,只要孩子在18岁之前成功拿到受养人签证,就算是本地生。
这对于很多正在办香港身份的家庭来说,很容易办到。
哪些学生属于本地生,未来将如何定义?蔡若莲局长也给出了解释。
人才子女“无理由唔系本地生”
被问到修改本地生定义可能与基本法有冲突,蔡若莲说明,人才子女持香港身份证,就学权利应获保障,有香港身份证「无理由唔系本地生」。
人才子女学费可能上涨
港府正参考不同国家/地区的做法,考虑收取不同层级的学费:未必是本地和非本地生二分法,本地生都可以有不同学费,不同收费层次。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本地生,未来赴港留学的学费,可能会上调。
在港居住年限、对香港贡献等,将影响 "本地生定义"
关于本地生定义的检讨,将考虑不同因素,包括:在港居住年期、对香港的贡献和认识因素等。
不仅本地生定义可能有变,DSE考生人数也一度暴涨!
去年12月中旬,考评局公布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考生人数:整体报名人数激增。
2025年共55432人报考DSE,比去年50481人多了4951人,涨幅为9.8%!
其中,学校考生由去年43008涨至今年45133人;自修生由去年7473涨至今年10299人,自修生人数上涨是主要原因。
DSE香不香不知道,但想读DSE课程的家庭来说,一定要提早规划起来!
首先,如果孩子已经瞄准了香港,那么香港身份越早办越好。因为一旦港府用永居、非永居来划分身份,晚入港籍的孩子将失去优势。
其次,多多关注内地DSE与考学校、有香港中学派位资格学校。例如广州暨大港澳、深圳普林云海等等,都具备优势。
最后,不要“死磕”DSE。如果决定去香港或海外求学,但没有香港身份的优势,孩子可以考虑更多国际课程,例如A-level、AP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