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可以成为好母亲,甚至跨越母亲的种族、母亲的财富、母亲的学历、母亲的师资、母亲的社会地位等等,即使是一个文盲的母亲都可以培养出天才的儿童,因为母亲的使命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爱的教育、习惯的教育、品格的教育。——摘自第四届IEIC·深圳峰会演讲 张文质先生
11月7日,第四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深圳峰会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梦想”为主题,汇集了众多教育界大咖、专家学者、学校校长等,以创新化、国际化、专业化视角深度探讨各类教育热门话题,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问题答疑解惑,立足当下,共话未来。
在本次大会上,学者、家庭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发起人、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张文质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内容。
张文质
学者、家庭教育专家
生命化教育发起人
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
大会上,张文质先生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
1.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庭”,然后才是教育
2.母亲是“天然”的,父亲是被“造就”的
3.要从生命性去思考母亲与父亲的意义
1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庭”然后才是教育
我从事教育研究时间将近40年,最早研究成人教育,然后研究职业教育,90年代开始研究高中教育,接着研究初中、小学教育,最后发现教育的根源在家庭,所以将近20年时间,我的专注力在家庭、儿童成长等儿童命题上。
▲摘自张文质先生演讲PPT
可能有朋友调侃说我研究教育的模式叫“节节败退”,从社会教育逐渐退回到家庭教育,我发现家庭教育才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根。
教育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即使人类毁灭了,重新诞生人类,他们还是会选择家庭、会选择共同生活、会选择跟爱的人在一起,会选择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天命,天命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本能,所以只要有人类存在,这个本能、天命就是不可改变的。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自己的房间”最根本指代的是家,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家庭——这个生命起始的地方。
结婚生子、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天命,这个天命跟人类的动物性,或者跟人类的灵性、人类对亲密性的需求是关联在一起的。对于儿童来说这更是本质的需要,不可逾越的对母亲的依恋,这是与生俱来,永不停歇的。
如果说教育有什么麻烦,甚至说有什么不幸,最大的不幸就是让孩子过早的与母亲分离。孩子跟母亲过早分离所造成人性的撕裂,是不可修复的。其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伴随而来各种各样的人生成长的麻烦,也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15世纪,欧洲一个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说:人怎么成长,也许永远是一个秘密,但是如果孩子能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可能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那时候他们已经发现,孩子只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生病的概率低,夭折的数量大量减少,孩子成才率普遍提升。所以学校的创设是从家庭需求的意义上产生的,即孩子不需要寄居在他人家庭,孩子不需要由他人来抚养,孩子的成长不需要由他人代责,父母随时都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
现阶段对人成长的认知是有很多科学依据的,哈佛医学院发现很多孤儿与正常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高、体重都大大低于正常的儿童,甚至有一些寄宿学校孩子早期的身高、体重都会跟正常走读的家庭孩子有很大的差异,这差异的背后并不是学校的养育出现了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出现在孩子缺乏了跟父母的亲情,孩子缺乏跟父母的共情,孩子缺乏父母对他的抚摸、亲吻、鼓励以及可以感受到的那种疼爱,这一切实际上都会影响到孩子心智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体重、身高、情感、人际交往、对学业的自我期待。
母亲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母亲可以说是每个孩子的神,母亲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有助于孩子建立一个正常的、积极的生命系统。
早期的影响就像印刻一样,既深刻又深远,同时又不可估量,具有一种深发性,所谓深发性是人性本身变动不居的能量,这种的生命能量里是五味杂陈甚至有时候会是鱼龙混杂,它需要一种引领,而这种引领最核心来自于家庭、母亲,来自母亲的爱,爱激发了孩子的正向发展,孩子的生命就有正向、自我提升的系统。但如果向反向发展,孩子可能就会坠入永恒的深渊。
就像阿德勒说的: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佛洛依德也发现孩子跟母亲分离后所造成的生命空洞,只有用母亲的爱可以填补,在早期的亲子关系里面,孩子缺乏母亲陪伴、缺乏母亲的爱,这个空洞就会成为他一生的创伤。所以英国的儿童分析大师温妮科特说:其实青春期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很可能是在三岁之前就种下的种子,只是这个种子慢慢地长成一棵巨大的黑暗大树,所以我们对孩子关注的核心可能要从早期的培育、陪伴开始,因为只有从这样的源头开始,人类才尽可能避免犯最大的错误。
2母亲是“天然”的,父亲是被“造就”的
母亲的母性蕴含在所有的女性身上,母亲天生就可以成为一个够好的母亲,当然“够好的母亲”在英国人的表述里所谓“够好”就是“及格”的母亲,“及格”是你能够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可以接纳孩子、不断鼓励孩子,这就可以成为“及格”的母亲,所有的爱都建立在陪伴的基础上,没有陪伴就没有爱,没有陪伴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是以爱的方式来输送,是以爱的方式来成全孩子的一生。
▲摘自张文质先生演讲PPT
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可以成为好母亲,甚至是跨越了母亲的种族、母亲的财富、母亲的学历、母亲的师资、母亲的社会地位等等,即使是一个文盲的母亲都可以培养出天才的儿童,因为母亲的使命不是知识教育,而是爱的教育、习惯的教育、品格的教育,在家庭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教育。
但是父亲不一样,父亲是被赋予的,父亲因为有了孩子之后才成为父亲,所以父亲一生都需要学习成为父亲,需要不断的被教育,最终才可能长成。他跟母亲是不一样的身份,母亲本身就是爱,而父亲则强调责任大于爱,责任就是爱,没有付出责任所有的爱都是空谈、甚至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借口。
2005年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说中国最需要受教育的也许不是孩子,而且他们的父母,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广泛的社会调查及跟很多父亲、很多朋友的交流,我把这句话补充一下:中国最需要受教育的也许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父亲。父亲需要更多的回归家庭,父亲如果没有回归家庭,母亲就会成为一个非常焦灼甚至精神撕裂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从生命的高度、从身体的角度不断思考父亲跟母亲的意义。刚刚说母亲是孩子的神,母亲是孩子精神的依归,母亲是孩子再出发的源泉,母亲是真正成为家的依据所在,母亲最需要跟孩子建立的是情感关系。但父亲跟母亲的角色不同,母亲是不断要把孩子拉到自己的怀抱里,父亲是需要把孩子送出母亲的怀抱。母亲是港湾,父亲是孩子的肩膀,让孩子看到远方的人。
3要从生命性去思考,母亲与父亲的意义
我重新阐释女主内、男主外的俗语,我的观念是:母亲是建立健全孩子的精神世界,父亲是使得孩子在精神上,人格上、社会责任上成人。所以母亲完成孩子情感教育、习惯教育以及最重要的品格教育,父亲就需要引领孩子走向远方,父亲身上更多会赋予责任、勇气,赋予面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判断跟处理能力,父亲更多会意味着坚毅、决断、理性。
▲摘自张文质先生演讲PPT
BBC曾经做过一档非常有意味的节目《父亲的力量》,节目里面一个典型的案例,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母亲跟孩子是怎么交谈的?母亲有时是痛哭流涕、有时候是非常焦灼、或者非常沮丧。跟孩子讨论的话题普遍都是我对你这么好、我这么疼爱你,你怎么对我这样?你怎么忍心伤害母亲的感情?讨论的重点是在感情关系,因为母亲跟孩子是一种感情关系。但父亲就不一样,父亲更多是判断这件事情的对错,如果认为这件事情是错误的,父亲更多会做出决断,当机立断,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就要截断孩子的行为,所以父亲是个立法者同时是执法者。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母亲只要给孩子爱就够了,母亲怎么温柔对待孩子都没有问题,但你不能要求母亲对孩子既要温柔又要严厉,这样就会很撕裂。所以一些父亲缺失的家庭,母亲就会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一个父亲来,她既是母亲又是父亲,但这个父亲是病态的形象,焦灼、粗暴,甚至跟孩子的关系从原来的紧密关系,很容易就变成敌意的对抗关系,有人说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的话,她的性格很可能非常像母亲;如果是男孩其性格会变得非常的懦弱,所以有人说所谓的巨婴都是在缺乏父亲的家庭由母亲培养出来的,母亲需要一个巨婴,巨婴给母亲安全感,巨婴同时又把母亲变得更加绝望。
亲子关系越亲密,证明父母的教育做得越好。想要教育孩子,父母首先需要成为范本。教育孩子越早实行孩子越容易被教育,孩子可以借由父母爱的力量顺势成长。
最后归纳一句话:这不是一个机会,而是责任;这是机会,更是责任;所有的责任,都是机会。
张文质先生利用研究教育的40年丰富经验,向大家分享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家庭教育的本质,希望对各位教育工作者、家长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