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一个不成文但广为流传的逻辑判断,叫做“孩子更愿意听老师的话”。
不少家长都认为比起自己,老师对孩子更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家长说:“不要空腹吃太凉的食物,容易胃痛。”孩子大概率不会听,即使听了也会找机会偷偷吃。
如果改成老师说,他不但听得进去,并且可能回家后转告父母:“老师讲了,空腹吃生冷的东西对身体不好。”
明明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反应却是两个极端,为什么呢?
事实上,这是家庭教育的战略出了问题。
什么是家庭教育战略?《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老师有一句话:
“从现实到愿景之间的曲线路径,包括绘制地图和选择路径,当下一步,抬头看路。”
有些人觉得这有何难?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一次入学,不断关注学校和教育领域的创新、趋势、动向,一直都在这样做。
但是有没有过一种情况,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想法动不动就和你产生分歧?
你很难知道孩子的真正诉求是什么,他也不会主动告诉你。
平和教育集团战略运营部总监籍莉女士对此有着独到见解。
她从底层逻辑、实施路径、核心资源三个层面,告诉大家如何用智慧化解这种矛盾。深析“如何让孩子愿意听话”。
01底层逻辑-人类基因自带进化功能
籍莉女士给大家带来了一份人类大脑的“出厂设置”报告。
人类大脑在2到6岁之间会进入发育高峰期,这个时间段内,儿童脑部神经突触的容量比成人的正常容量高出50%。
所以儿童的可塑性极强,学什么都快,甚至可以过目不忘。有些孩子充电10分钟,续航十几个小时。
大脑发育到8岁和16岁时,内部的神经突触会分别经历两次修剪。
图源:籍莉女士PPT
什么叫“修剪”?
发育高峰期,不断强化连接的突触会被保留下来,不怎么产生连接的突触会消失,这是大脑自带的“断舍离”功能。
于是我们会发现,孩子进入高中后,无论身体发育、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交往模式的可塑性都大大降低了。
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类基因自带进化功能。
为什么你觉得孩子更愿意听老师的话?不是因为老师这一身份有某种神奇的魔力,而是老师更了解孩子目前处在哪个发展阶段,从而看到他们的真实需求。
有些孩子特别依赖某一个老师,甚至转学的时候恋恋不舍,那是因为这个老师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去互动、对话与引导。
老师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需求和特质。
家长有时候会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哪方面更出色,而忽略自己孩子的状态。
简言之,如果父母能够看到孩子不同心理状态下的真实需求,孩子是可以听话的。
比如,寻求关注的孩子需要一种归属感;挑战威信的孩子很可能不是针对你,而是期待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有报复行为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认同和鼓励;自暴自弃的孩子不想被怜悯,但也不想被放弃。
纪伯伦有诗:“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想让孩子听话,父母先要意识到,孩子不仅是我们的孩子,更是不断进化的独立个体。
02实施路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
在为孩子设计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费尽心思琢磨如何让孩子完美避开所有的坑。
父母希望孩子更顺利地成长,但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类成长的目的是收获独立且健全的人格品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核心的人格发展任务与成果。
因此,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要为了独立与健全的人格去探索、去尝试、去努力,经历一些人与事。
越过这些,该年龄段的人格成长将有所缺失。
例如,父母在婴儿期后期出于对危险的焦虑,可能会阻碍或剥夺孩子自主探索环境的权利,孩子长大后容易患得患失,对自己缺乏底层的自信度。
处于童年期的孩子需要适当参与竞争,体验获得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从而了解勤奋的力量,感受自身在群体内的价值。
有时候,孩子需要避开的不是坑,而是父母过度以孩子为中心,产生的焦虑与恐惧。
试想,孩子面对焦虑状态下的父母,怎么愿意沟通?又怎么愿意听话呢?
由此,籍莉女士希望家长将注意力从孩子转移到自身。
如果我们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与义务看得过重,就会在操作时被困于某个具体的战术判断而难以自拔,做一些形式大过实质的事,忽视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
当我们为孩子做一些关键决策时,是否问过自己这些问题。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人生体验是什么?
除了孩子,我的生活是否还有其他不可替代的主题?
我为何要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如果他/她成长为与我的价值判断截然相悖的个体,我是否能够接受并包容?
我是否关心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和这个世界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真正要传递给下一代的,不是一套房,一个学历,而是物质积累背后的价值观。你的取舍与判断,是孩子可以用一生去品味的。
正如同我们回忆父辈时,会铭记并由衷敬佩他们质朴的品质,比如敬业、善良、守信、坚持不懈,甚至忍辱负重。
03核心资源-分为四种层次差异
很多人以为,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资金”,舍得为孩子花钱。
恰恰相反,我们所说的资源,是为孩子花时间、为孩子学习、为孩子改变,“为孩子花钱”反而最不起眼。
这是籍莉女士提到的:当下家庭教育的四个层次。
图源:籍莉女士PPT
四个层次中,您处于那一层呢?
显然,愿意为孩子花时间的教育层次略高一些。
因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舍得为孩子花钱,但是“双 减”后,随着一系列培训机构消失,从家长们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可以看出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盘。
这几年籍莉女士召开小学家长会,发现虽然参加的仍然是妈妈居多,但爸爸的比例有明显提升。
除此之外,父母为孩子学习和改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90后家长,他们更能接受终身学习、不断改变自己、追求进步的理念。
这类父母能够觉察自己的精神情绪、职业与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愿意把自己的成长作为更好的教育资源。
为孩子花钱,他不一定听话;为孩子改变,他才更愿意听你的。
家长看过来!2022年度远播教育第五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将于10月22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F(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盛大举办!
届时众多上海国际化学校、周边浙江、江苏热门国际学校以及留学等教育机构都将齐聚,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本科留学等全阶段。另外将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等嘉宾,以国际视野探讨教育话题,共话未来教育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