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进家长群

学校开放日

    新闻资讯

    IEIC演讲嘉宾:圣华紫竹学院总校长毛克非

    发布日期:2021-10-19

      21世纪有三个共同的特征: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驱动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

      今天我们看到的创新性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

      好的学习是奋斗出来的,好的人才培养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创新学习的过程,是把学习作为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最高的追求模式。

      ——摘自IEIC大会演讲嘉宾 毛克非先生

      10月17日,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梦想”为主题,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国际视野探讨教育话题,直击当下教育的痛难点,共话未来教育蓝图!

      大会线上线下累计2500万流量,现场众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与教育大咖、专家学者等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规划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在本次大会上,圣华紫竹学院总校长毛克非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国际高中的创新性和探究性教育》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内容——

      毛克非圣华紫竹学院总校长

      今天,毛克非先生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2个方面,对创新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

      1.21世纪,何为真正的“创新教育”?

      2.实现创新教育的三个途径。

      那么关于这些内容,我们来看看毛克非先生的精彩解读~

      ▲毛克非精彩演讲

      从21世纪的三个共同特征

      来探讨何为真正的“创新教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家长朋友、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远播教育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使得关心教育,对于教育有需求的家长、同学们,还有各个不同的学校以及各位教育专家,可以在这里探讨、分享一些教育的实践经历和经验。

      今天,我作为一位几十年来一直在教育一线上课,教数学、物理课,甚至改论文、改文书,也管理学校的教育实践者,从更加微观的角度、细致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以及什么是我们真正意义上谈的“创新教育”。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如何为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在面对21世纪的时候培养各式各样、各种技能的人才?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是如何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整个社会中找到他的位置,成就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幸福人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既然谈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先来讲讲我们现在的创新教育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比如说今天21世纪,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思维,是全球化视野,是具有独立、健全人格的人。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论呢?其实是根据我们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与关系得来的。我们可能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不一样,总结来讲,我认为21世纪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一个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整个世界的发展正在向着知识经济业态去走;第二个特征,这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刚才各位嘉宾也谈到了人工智能,谈到了深度学习,谈到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技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那么,在技术驱动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如何为了迎接更大的挑战、面对新的技术带来的新社会业态,去培养、鼓励人才?

      第三个特征,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过去的几年,有过一些全球化的声音,还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的这20年,驱动着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和平、共同富裕的道路,我认为都是全球化的趋势。

      如何从课程架构方面,体现、践行创新教育

      面对这样一个21世纪的三个特征,我们如何去实现创新的教育,培养人呢?我们在微观的操作上来讲,应该说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对于一个学校来讲,课程是一个学校的“发动机”,在任何一个课程体系下,任何一个学校中,如果没有课程,学校就不是学校了;那么在课程架构方面,如何能体现、践行创新教育呢?

      第一个要注意,教育生态的一个特征就是创新性、多样性。我们要给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丰富的选择。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学习的能力、兴趣爱好、人生规划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办好一个创新教育,一定要有广泛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是开放、包容、多样化的,涵盖了不同的学科,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使得他们能在丰富、多样化、开放的课程体系下,获得健康的成长。

      第二个,是跨学科的学习。我们经常见到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是把学科分成了不同的语文、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等,都是用学科边界来定义我们的学习模式。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创新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比如说过去十几年之间听到比较多的“PBL”——以研究学科为形式的一种学习,这样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教学,以及学校的环境都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第三个,就是课程的框架。我们看一下几大主流的课程,它们都在向着一种探究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的模式发展。

      比如说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AP课程,实际上是有三十几种课程在供大家学习。在过去几年里,它发展得越来越成体系化,并创造性地提出一种“Capstone Diploma”的概念——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做学科学习的同时,也要知道如何从事研究,如何独立学习,如何综合性学习。

      还比如说IBDP课程,它在更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核心课程”的概念,学生不仅要学好六大学科课程,还要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说学生经过两年学习,要完成四千到五千字的独立报告;比如说学生要学习“知识论”,不仅仅学习知识是什么,更多要知道知识从哪里来的。

      还有更大的一个课程体系,全世界每年几百万人在参加学习的IGCSE&A-Level课程,它会让学生们在比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开始进入学习的探讨。它还在经历了将近8、9年时间的改革过程中,发展出了除了学习课程之外的50多门不同的学科,更多地推出了全球展望以及研究性学习。IGCSE体系,会在10、11年级的时候,引进IPO、EPQ的概念,实际上相当于在中国的高一高二阶段,让孩子除了学科学习之外,更多地去探讨研究性学习,探讨如何从科学原创的角度去学习,去走这么一段创新的过程。

      第四个方面,我们看到,我们讲的跨学术学科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有各式各样的知识竞赛,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课程,比如说美国的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皇家的化学竞赛、生物竞赛,还有加拿大的各项竞赛等等。不同竞赛本身也是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对学校也是一种学习的挑战和激发。

      所以我觉得,跨学科的学习,是不依赖于任何课程体系的学习,也是课程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了这样一种完整、多样化、开放丰富的课程体系之后,我们要做的教育,就是如何去实现它。首先,举个例子,比如EPQ/IPQ。从十年级开始,学生学习不仅仅是要学会学习,还要整理思考他的论文大纲是什么,也就是说他要知道自己如何从事研究、查阅文献,实现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提交自己的报告;在提交过程中,他不仅要有书面的提交,而且要和我今天一样,给他的同学、导师去展示他研究的成果。这样一个流程,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工程师、科学家是如何开创他原创性的工作的。

      那么,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可以真正实现EPQ/IPQ?我们需要在学校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数据库和文献集,分配专门的老师,一定要有专业对口、对于自己的专业研究有所了解的导师,去引导学生,探索自己想做的研究,寻找具体的问题和方向……这些问题本身,包括理论方法、研究方式,用什么样的工具、技术手段从事研究。有了这样一些基础之后,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做背景调查,培养学生懂得一种学术的诚信,懂得承认自己的工作,是建立在他人工作基础之上的——我们的学术诚信,应该是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起来的,让他们懂得研究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告诉他们如何分析、讨论问题,如何形成自己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们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了解作为未来的科学家、创新人才,要走过怎样的道路。

      我再举一个例子,讲讲融合性跨学科学习。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就是每个方面都不是单一学科的,比如说立在这里的一把伞,它是一个使用工具,防雨、防风、防太阳。那么要做一把合理的伞,本身就包含很多的知识,比如数学方面,一把伞如何折叠起来使得它的折叠空间可以最小,打开之后有更大更合理的的伞面,其中包含的数学逻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过去在日本工作、生活过,日本小朋友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就是折纸。其实折纸是包含很多数学内容的,甚至很实用的。比如说我们发射的神州13号,其中的太阳能翻板折叠,我们希望这个翻板折叠能占有最小空间,翻开之后有最大的面积能接触到太阳光,那么这是用一种几何图像来展开的;还涉及到物理知识,比如说它的伞骨、它的材料、力量强度,可不可以支撑这把伞在防风时,不至于伞面被吹飞;还有工程学知识,比如说我们在展开、收起来的时候,伞骨需要配置多少,才能有这样的效果,这些都回归到工程学问题上了;另外,伞面需要防紫外线、防雨、防风,那么材料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为什么这个材料可以实现这些功能……最后当我们需要大量生产的时候,如何用低成本来方便消费者,这又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了。可见,我们设计一把伞,都会涵盖到各个方面的学科。

      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去做研究学习的过程,都是在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从我们的生活中间,非常现实的课题中,去找到一些很有益的方向。

      讲个高大上一点的,比如说自动驾驶,这是一个目前正在尝试甚至在实施的高科技项目。为什么可以实现自动驾驶?首先是一个物理的问题,我们要有激光雷达,激光技术可以告诉我们如何探测障碍物,如何知道空间的距离;同时它也是一个工程的问题,我们用机械、电子设备去驱动它行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术整合;当然还有数学问题,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路径,从A点到B点的不同道路,哪条是最短的,最方便,最直接的,可以省时、省能源?当然也是一个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们如何判断各种障碍物,如何确保行程安全……所以跨学科学习这个特点,如何给我们带来创新教育,其实是体现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的。

      创新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师资

      讲到课程实施,我们就要讲到师资。因为实现课程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教师队伍。

      教师方面我想讲三个方面:一个是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说,我们不仅仅教会学生是什么,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为什么,而且如何得来的,不仅仅知道WHAT,还要知道WHY和HOW。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理念、整个上课的方针上,要发生一些具体的改变,要适合现代教育、创新教育这样的一个挑战。

      第二个方面,是评价方式。教育体系是开放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教育评价只针对于我们的教育结果,比如“高考指挥棒”,在今天而言,只是考试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方面。综合性来讲,考试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结构性评价,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过程性的评价,我们要知道学生在平时过程中是如何完成过程性学习的,还有更多的创新效率体现在成长性的评价上,以及探究和反思性的评价上,这个可能不太好量化,但我们要引进多元化、不同内容的评价,引导我们学生,引导我们的办学走向创新的道路,用评价主导我们整个教学。

      再就是我们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如果我们老师自己都没有经历过科学发明的过程,都不是经历过创造过程的人,我想是很难把学生培养起来的。所以,在我们学校里大概有15%以上的老师具有博士以上的学位,尤其是数学、物理跨学科的老师,老师本身是经历过科学原创过程的,老师还具有不同的国家、工作学习的背景,他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多元化的,同时有跨学科的知识。因为现在的学习更重要的在于,如何通过老师一线实践帮助我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所以要通过我们对于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以及对于我们的老师的选拔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去引导和实现好我们的创新教育。

      要实现创新教育学校的硬件配置至关重要

      第三个方面,我想就是学校的硬件配置,整个学校有没有能力提供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学校里体会到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真正为他们今后成长为一个创新人才而铺平道路。

      比如说实验课,很多实验课只是纸上谈兵,但我们希望的是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不要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体验一下,比如说学校有激光实验室、科创实验室、3D打印……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

      还有创新不仅仅是科学,还包括艺术,音乐、艺术、表演类的,学校要能让这些学生可以有广泛的教育资源,我们的老师也有更多的资源去培养、引导我们学生走向创新的学习。

      另外,学校会通过我们的各种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使得我们学生对“创新”能有美好的学习体验。

      培养创新人才,永远是我们教育目前层面的主旋律,也是现在教育所面临的大挑战。这里,我也想送大家一句话,我想好的学习是奋斗出来的,好的人才培养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创新学习的过程,是把学习作为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最高追求的模式。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毛克非先生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为大家分享了创新教育的理念,以及实现途径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在教育路上充满困惑的家长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以上就是有关于第四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演讲嘉宾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点击下方咨询入口,远播老师会第一时间致电为您答疑解惑!
    第四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
    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
    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

    家长有问必答
    学校咨询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温州站 2024.11.30 温州喜来登酒店 · 四楼锦绣厅(温州市车站大道292号) 预约报名
    武汉站 2024.11.30 武汉洪山宾馆2楼楚风厅(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号) 预约报名
    天津站 2024.11.30 天津富力万达文华酒店三层宴会厅(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86号) 预约报名
    东莞站 2024.11.30 万达文华酒店2楼会议厅(东莞市东城区东纵大道208号) 预约报名
    沈阳站 2024.12.01 沈阳万豪酒店7楼大宴会厅(沈阳市沈河区北站一路43号) 预约报名
    福州站 2024.12.01 福州世茂洲际酒店 · 5楼大宴会厅(福州市台江区广达路108号) 预约报名
    杭州站 2024.12.07 杭州千越君亭酒店 · 5F钱江厅(杭州市上城区雷霆路126号) 预约报名
    成都站 2024.12.07 成都东大明宇豪雅酒店二层锦官厅(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紫东楼段39号) 预约报名
    西安站 2024.12.07 西安皇冠假日酒店2楼宴会厅(朱雀路中段1号) 预约报名
    义乌站 2024.12.14 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 · 3F新光厅+贵宾厅(义乌市福田路6-8号) 预约报名
    苏州站 2024.12.14 苏州洲际酒店▪2F宴会厅AB(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288号) 预约报名

    标签:

    预约探校
    学校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
    预约探校
    预约咨询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政策》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移民、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 《用户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