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没有普世良方,但是有章可寻。
家庭教育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是动态的,是父母与孩子时空同在,精神同在。
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鸡娃,不如花点时间发展自己,让自己永远可以和孩子走在一起。
——摘自IEIC大会演讲嘉宾 卢慧文女士
10月17日,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梦想”为主题,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国际视野探讨教育话题,直击当下教育的痛难点,共话未来教育蓝图!
大会线上线下累计2500万流量,现场众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与教育大咖、专家学者等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教育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女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高质量陪伴》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内容——
卢慧文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
今天,卢慧文女士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
1.高质量的陪伴是营造一个能量之场;
2.高质量的陪伴是画好一个行为之“框”;3.高质量的陪伴是留出一扇沟通之门。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女士的精彩解读~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 卢慧文女士精彩演讲
家庭教育没有普世良方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我今天的主题是《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高质量陪伴》。今年“”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家长手上的时间多出来了,在欣喜之余,困惑也随之而来。多出来的时间该拿来怎么用呢?
有一位家长非常形象地解释:我们本来在清晰的跑道上努力奔跑,地上有跑道线,前面有目标冲刺线,身边有别的小伙伴在或前或后竞争奔跑。确实很累,费钱费时间费精力,常常抱怨。现在则是突然没了方向,地上的跑道线不见了,前面的冲刺线也消失了,周围的小伙伴是跑在前面还是拉在后面,也不知道了,一下子陷入了迷惘。既担心孩子已经跑得够快了我还在不断加码,也担心我们落后了还不自知,更担心冲刺线已经不在前进的方向上。
是过度焦虑还是彻底躺平?这是个问题。也有人是不大焦虑的,有的是父母资源充足,无论政策怎么调整,都不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规划;有的是娃懂事争气,学习自觉,无论在什么赛道上都不用担心,还有的家长和娃都没啥想法,无论什么环境下都是躺平的,现在大家不能跑正好。我不跑你也不跑,我也不会焦虑。但是这些人加起来不到人群的三分之一。现实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情况,都是娃学习的情况时好时坏,努力一把可以往前跑几步,不努力就落后了,同时自己家庭资源有,但也不算很多,需要考虑性价比。
那么,既不过度焦虑,也不彻底躺平,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一种平衡,能真正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促成生机勃勃成长的局面。家长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效的、高质量的成长陪伴中。
我今天的观点是,家庭教育没有普世良方,但是有章可寻。
没有普世良方,是指没有一套打法适合今天在座的所有家庭的孩子。仅以最简单的升学路径不同为例。
有的家庭规划孩子在国内读本科,那么采用统考制度的中考和高考是主要的升学路径,统考制是以各科成绩总分为录取依据的。高一分录取,低一分落榜。清晰明了,客观公正。选择这条道路,老师和家长会更关注孩子的短板学科,哪个学科最短,就把精力和资源投向哪里,因为短板学科提分潜力最大。
有的家庭规划是到国外读本科,选择国际升学方向。我们知道,国际升学方向大多是申请制的,更多地看重孩子的长板、潜能、兴趣,标准化考试成绩也看,但同一个分数段内差个几分不是太大问题。选择这条道路,老师和家长会更关注孩子的长板,打磨长板、发展兴趣,让自己的个性特色更鲜明。
发展长板,还是弥补短板,看似南辕北辙,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还是有章可寻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孩子在校日期约为一半。一天24小时,孩子在校时间约为1/3,因此全年孩子在学校里的时间约为1/6,剩下的5/6。除去睡眠时间,大概还有1/2的时间是在父母手上。那么,什么样的陪伴是高质量陪伴呢?
高质量的陪伴,是营造一个能量之场
这里我想引用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话: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这不仅是对我们老师的一个教导,也是对家长的提醒。大鱼带着小鱼学游泳,就是在前面带路,一边示范姿势,一边引导路径,而不会在岸上指导小鱼应该进行怎样的游泳姿势,应该往哪里去游。濡染观摩,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以身作则。
第一个观点,高质量的陪伴营造一个能量之场。 例如,营造一个爱学习、爱阅读的家庭氛围。倒不是说家里要装修一个豪华书房,而是孩子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安静阅读的温馨角落,或者在家庭共处时间中,有一段时间是全家都在阅读学习。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是各自安静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报刊。为阅读留出一个特定的时空,以示重视。而不是父母看喧闹的电视综艺,刷手机,却下命令让孩子去学习,那样的效果显然不好。
营造一个重信守诺的家庭氛围。小孩子要说到做到,大人更是如此。定下了规矩,就要共同遵守。答应的事情,就要尽最大的努力达成。
营造良好人际和交往的家庭。大家庭成年的兄弟姐妹、婆媳妯娌之间,能否做到无论各家的财富是多是少,个人成就是高是低,亲戚朋友之间平等温馨和谐? 在社区中传递正能量的家庭。被邻居不小心打扰或冒犯了,能不能很好地接受道歉?发生大的社会事件的时候,家里饭桌上爸爸妈妈如何引导讨论?是积极看待、主动配合、甚至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还是事不关己、怨天尤人、甚至甩锅撇清?
以上的每一个小场景都在营造、影响着家庭的能量之场。无论家长学历高低,事业如何,在营造家庭能量之场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
高质量的陪伴,是画好一个行为之“框”
第二,高质量的陪伴是画好一个行为之“框”。
为什么呢?因为“框”太大,孩子会没有规矩。前面也有嘉宾说了,哪怕你什么教不会孩子,你起码要教会孩子规矩,这是他未来人生道路上能够进退有度的重要基础。
如果“框”画得太小,比如我们看到,孩子容易被束缚,无法自己自由发挥和自由成长。网上曾有家长晒出给一个小学生的一天时间规划,精细到每10分钟计算,这样的框就太小了。家庭教育“框”的大小、平衡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技术。要让孩子感觉公平,用自己自律水平的提升,来换取更多的自由。
例如,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有的家长提出疑问,要不要告诉孩子我们家挺有钱的,或者是不是要告诉孩子,扶养教育他的成本已经超过家庭经济承担能力范围了。孩子对于金钱的观念,其实就是一个“框”,不能画得太小也不能太大,需要根据年龄和家庭实际情况作好安排。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帮他建立家庭存折的概念:零花钱攒起来,一段时间不用可以进行理财或者产生利息,不同的货币之间可以换算汇率;孩子大一点,可以邀请他进入家庭活动的财务管理,比如一次旅行、一次家庭聚会如何预算和支付。再大一点,可以有一定数额的钱给孩子自己支配,但要建立规矩,比如日常开销自己决定,大项的开销需要和父母商议获得认可后使用。可以和大一点的孩子探讨家庭经济情况。
例如,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行为的“框”不是永远一样大小的,是有弹性的。比如说,孩子们外出去玩儿这件事,小学阶段,孩子外出玩儿必须由家长接送;初中阶段,孩子可以自己出门聚会,但是只能是下午茶或者午饭,天黑之前必须回家;到了高中可以和同学们进行晚餐聚会,但是十点前一定要回家;读了大学成年了,你可以自己掌握。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公平,逐步学会用自律来换取信任。
例如,培养孩子的性别观。父母老师可能还停留在“孩子早恋怎么办”的烦恼中时,不少孩子关于性别的困惑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在我看来,孩子在青春萌动期与真实世界里的异性恋爱,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不少孩子把情感寄托到虚拟世界、二次元,寄托到偶像、CP上,以至于遇到更大的情感困惑。上天把灵魂放错性别身躯的情况有,但毕竟是少见的,更多的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一些关键期里,我们没有给到孩子宽容和谅解,没有给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或引导,以致于造成了他对异性观的一些混乱甚至错乱。不仅是在大学生身上、甚至在中学生身上也有发现,所以希望父母可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孩子面临性别观困惑的时候,可以花时间去耐心陪伴、了解和引导。
例如,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的审美都有一个初始阶段,像小女生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大热天穿花边裙……她们觉得很美,我们觉得很幼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花时间带孩子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要宽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暂时的过激行为,引导他成为拥有正向审美观的孩子。
高质量的陪伴,是留出一扇沟通之门
第三,高质量的陪伴,要留出一扇沟通之门。
很多父母在孩子一旦进入初中后,就很难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和孩子在一起时都不知道有什么话题可以聊,总是一不小心就进入到孩子不爱听的话题,而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却完全不知道。在不少孩子看来,大人们不屑一顾的虚拟世界是和现实世界并行且同等重要的,而很多家长则无法理解孩子在虚拟世界里,投入的金钱、时间、情感,很容易简单去否定他们,就这样关上了亲子交往的门。
一位事业上非常成功的家长,很苦恼于他的孩子沉溺于打游戏。父母和孩子之间渐渐没有办法沟通。我们给他一个建议:孩子打的游戏,你去试试看,打得菜没有关系,但能找到共同语言。一开始家长比较排斥,觉得是向孩子投降。后来,在老师劝说下,他去做了尝试,一个月后,他成了游戏中那个总是被他孩子虐的“青铜”。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就此开启了沟通的门,不仅聊游戏,也聊上了其它话题。无论怎样,一定要保持和孩子沟通的渠道畅通。您自问一下,能否随时找到与孩子聊上半小时的话题?如果不能,就要反思了。
和孩子相关的教育计划、升学计划、留学计划一定要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有时会碰到,家长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来考学校,学生却故意做白卷。孩子说这是家长的意愿,我自己有很好的伙伴,我不愿意转学。孩子自己的发展,一定要和他沟通,形成共识,这样也有助于责任心的培养。
我们和孩子想法不同的时候,需要双方的妥协。带孩子去书店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希望孩子们看一些有意义的“世界名著”,孩子则想看轻松的漫画书,这时可以和孩子形成一个共识:挑三本书,爸爸一本,妈妈一本,孩子一本,这三本书大家都要读,读完之后一起交流探讨书里面的内容,长此以往,沟通和互信建立起来了,你就有机会去引导他。
如果平时不打开一扇沟通的门,孩子的事情你都不知道,等你知道的时候,通常都已经是大事,你再想解决就难了。一定要在日常和孩子形成对话的机制。
孩子犯错是最好的沟通契机。小朋友都要犯错,孩子犯错时,即便嘴上不肯承认,心里还是很忐忑,希望向你解释,获得你的谅解,心里是渴望沟通的,这个时候如果你因为激动、情绪化,打骂他,其实就失去了教育的契机。他会觉得已经受过惩罚了,反而不再反思。这时候如果能心平气和地一起复盘一下事件,约定要做的改正,那么教育效果会好很多。
陪伴是动态的,“高质量”也是动态的
我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家长的高质量教育陪伴”。
陪伴,是动态的。在孩子8岁之前,妈妈在家里给孩子吃喝拉撒等物理意义的陪伴,是最好的陪伴;孩子8岁之后,他更期望从父母身上看到的,是可以让他仰望、崇拜的地方,在他碰见困难的时候,可以从父母这里寻找到有意义的人生指导,而不仅仅只是吃饭睡觉的照顾。动态的陪伴,是父母与孩子时空同在,精神同在,而且随着孩子年龄成长,这样的特点会更加明显。
“高质量”也是动态的。如今年轻人未来要面对的挑战,是我们的既有经验无法解决的。如果坚持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指望他们以此解决未来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鸡娃,不如花点时间发展自己,让自己永远可以和孩子走在一起。
最后,我想以自己的一次经历结束今天的演讲。女儿当年申请大学的时候,到发榜截止最后一天,最心怡的大学还没有发offer。在送她上飞机时,我和他说:你要记住现在的自己,无论好坏的18岁的自己。明天这所大学通知书来了,你没有比今天更优秀,通知书只是一个来自外界的肯定,也许在人生未来的道路上,这张牛校通知书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便利,但它没有改变现在的你;如果明天你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你也并没有比现在的自己更差,你的优点、特点还是会陪伴你终身。希望家长都可以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是你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在起作用,而牛校录取通知书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作为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从业者,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女士对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父母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在陪伴孩子过程中的建议,相信不少正处于焦虑和迷茫的家长听后都会豁然开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