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人有两种理性,一种叫工具理性,一种叫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挖掘有用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如果只有工具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价值理性的知识,即追求意义的知识。
如今,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的教育问题,可能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过度关注工具理性的知识,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
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建校20年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外双语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占据了一个孩子精神成长最重要的12年,除了出色的学业以外,我们还能给孩子提供什么?
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我们学校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所正在探索的答案。
——摘自IEIC大会演讲嘉宾 龚鸣女士
10月17日,第四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浦东新区花木路1388号)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以“守望教育初心·成就孩子梦想”为主题,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国际视野探讨教育话题,直击当下教育的痛难点,共话未来教育蓝图!
大会线上线下累计2500万流量,现场众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与教育大咖、专家学者等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教育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龚鸣女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在孩子与世界之间——行读华夏:小初高一体奠基传统文化底色的校本化实践体系》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内容——
龚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书香校长
深耕基础教育,具有丰富的民办学校管理经验和课程领导力;积极探索教与学规律,参与幼小衔接教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美育评估工具开发等市级课题(项目)研究,曾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校本化实施路径,坚持二十年开发的“行读华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被评定为“上海市民办学校优质校本课程”,参与编著出版《一起读古诗》等。
大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龚鸣女士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从国际学校培养孩子传统中国文化底蕴的角度展开了深度讨论——
1.办“有情怀”的学校
2.打造“有厚度”的课程
3.培养“有思想”的学生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龚鸣副校长的精彩解读~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龚鸣女士精彩演讲
办“有情怀”的学校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在孩子与世界之间——行读华夏:小初高一体奠基传统文化底色的校本化实践体系》,通过介绍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历时20年打造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来分享双语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涵盖了小学、初中、国际高中三个学段的民办学校,同时也是上海市教委首批认定的双语实验学校,在2015年,学校开办了高中国际课程班。
通过校名,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我们学校的三个关键词:民办、双语、国际课程。对于我们这样带着双语和国际课程标签的学校,社会对我们最大的期待就是学校能够提供最好的外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进入世界的牛校。所以,每次当我们介绍上外双语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时,往往会面临这样一种质疑——传统中国文化课程对于出国留学对有什么用呢?
每当面对这样疑问的时候,我就想分享王小波所写的一个小故事:
他在第一次上大学高等数学课的时候,进来一位年迈的老教授,老教授对学生说:“我现在教的数学,你们可能一生都用不到,但是我还是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
我的心觉得被重重一击,这些知识是无用的,但是是好的。
当我们讨论中国基础教育陷入了“内卷”时,大家有没有想过,抑或观察到,其实在国际教育领域也有另一种内卷,以至于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有用的东西才值得学习,才值得付出金钱和时间。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人有两种理性,一种叫工具理性,一种叫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挖掘有用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如果只有工具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价值理性的知识,即追求意义的知识。
如今,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的教育问题,可能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过度关注工具理性的知识,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
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建校20年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外双语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占据了一个孩子精神成长最重要的12年,除了出色的学业以外,我们还能给孩子提供什么?
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我们学校基于这个问题所探索的答案。
我们希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情怀的学校,希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的文化底蕴,希望学生在未来能够成长为不断追寻生活意义、人生价值的人。
在建校初,我们就发现,多元文化对于我们这类以外语为特色的学校冲击尤其明显。我们的孩子和年轻的家长,对西方艺术、品牌、节日如数家珍,但是对中华5000年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却知之不详。这让我们不由得思考,双语学校到底该如何定位自身的教育目标?
最终,我们确立了“双语见长,文理并重,综合发展”的办学宗旨,明确了“双语见长”就是要以母语教育为学生奠定精神底色,以外语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理解世界的工具。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积淀之上,具有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不是“空心菜”式的中国娃,因无知而妄自尊大;也不是全盘向西的“香蕉人”,因无知而妄自菲薄。
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瞻前而不忘古,顾此而不失彼”,这种学贯中西的状态在钱志龙《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一书中被描述的很恰当,我觉得这就是双语学校的孩子应该有的美好模样:“未来无论何时,都能体面优雅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自信而自豪地展现一个中华儿女的德智修养和审美标准,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自己的故事,讲我们中国人的故事。”
打造“有厚度”的课程
在上外双语学校,我们始终坚持以传统文化来涵养学生的精神底色,我们努力为学生打造“有厚度”的课程,历时20年打磨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体系——行读华夏。
“行读华夏”不是一个课程,而是整体融合于上外双语12年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系,它立足于为学生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和精神意义上的中国人。
在“行读华夏”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上,我们建立小、初、高的衔接,在小学阶段注重积累与诵读,在初中阶段注重赏析与分享,在高中阶段注重思辨与观察。
为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传统美德、家国情怀,我们设计了结构化的文学经典、人文典故、节日风俗等六大模块,不同模块以不同主题来连接,主题和主题之间互相关联,可互相印证,主题之间并不割裂而是融为一体的,以这样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行读华夏”综合实践活动体系采用全浸润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吟、诵、读、画、演,为学生积淀传统文化的童子功,同时,运用鉴赏、博览、探究的方式,开展主题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以古审今、以史为鉴、古今贯通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质。
我们的学生可以在汉字起源、成语、歇后语、唐诗宋词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语言发展的脉络,理解、欣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感受一脉相承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学习神话故事、民族英雄、智者、学者,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神风骨。
2015年,上外双语开办了高中国际课程班。上外双语国际高中是在上外双语十多年的办学积累及品牌积淀之上建立的,带着上外双语的文化基因,因此学校在开办国际高中的最初阶段,就已经确立了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继续延伸,对于这些未来一定会走向世界的高中学子,培养他们的“中国心、民族魂和世界眼”。
上外双语以我校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阅读推广人以及人文讲坛创始人樊阳领衔,组成教学教研团队,将思政课、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相互融合,建设学校“行读华夏”的文化教育体系。
我们借助了中外融合的特色与优势,帮助学生奠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把握对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中国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强化这些未来将走向世界的孩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审美的精神生活。
上外双语的学生会举办诵读会、诗会、创作会,学生在吟诗填词中感受华夏民族那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在24节气的文化熏陶中,感受作为农耕文明的后代对自然的体察入微,在诵读诗句的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学生们从梨园到昆曲,从京剧到沪剧,在表演舞台上感受生旦净末丑的民族戏剧之美,在地方人物、历史故事以及地方风貌之中,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以及我们的国家,从而产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上外双语学校希望以“有厚度”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培养“有思想”的学生,将中国山川田野变成传统文化学习的课堂,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亲临现场的过程中,将历史与现实的生活勾连,引发对过去和当下的思考,从而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培养“有思想”的学生
上图是上外双语学校首批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学生,获得了上海赛区冠军以及全国总决赛的最佳风范奖。我今天要分享的并不是他们获得的奖项,而是他们在北京参赛结束之后去当地博物馆开展“人文行走”项目中发生的事:这些学生从博物馆馆藏的陈述文字当中发现了七处用字错误、不规范,通过严密的论证以及与馆方的积极沟通,最终让博物馆认可了他们的意见并且修改了错误。这就是一群中学生运用他们在汉语言文字领域超群的知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
我们“行读华夏”的课程以及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以及行走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并不只是在故纸堆中,历史也存在于现实中,从而引发他们更深层的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例如“文庙行走”这个主题,孩子们行走在上海文庙,触摸着论语墙,这样一种现实与历史的交融更易触发他们深层的思考,学生会围绕着一连串的问题链来展开系统的阅读与思考:孔子祭祀与地方最高学府合二为一的意义是什么?目前文庙的处境说明了什么?《论语》对中国人读书、做人的影响是怎样的?
当今社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在想,是不是我们为孩子们构筑的精神世界不足以让他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支撑起他们所遇到的挑战?
学生在思考中会产生疑问,读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吗?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会思考,教育孩子的意义,难道仅仅是为了把孩子送出国留学吗?
从上外双语走出去的毕业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些问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复旦大学毕业却选择去山区支教一年的郭同学,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东方妇女儿童权益事务工作的陈同学,以及其他很多这样的上外双语毕业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描绘了上外双语学校的学生形象,那就是——眼中有星辰,胸中有天下。
截至目前,我们的“行读华夏”实践性研学已开发行走路线60多条,遍布中国20多个城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媒体转载报道60多篇,有上百名毕业生志愿者作为“行读华夏”课程的讲师或者行读助教,以实际行动反哺母校。
从2005年上外双语学校迎来第一届毕业生到现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中国文化并走向世界的优秀学子。一位在上外双语读了11年的孩子,他在我们2021年建校20周年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希望,上外双语未来能够成为中国人文教育的典范。”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对学校办学理念最好的诠释。
今天,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坚守的就是我们的初心,让学生厚植在本土民族文化和历史自豪感之上,自信的站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而我们这些国际教育工作者,就是孩子和世界之间的那一座桥梁!
在国际教育领域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副校长龚鸣女士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够给在教育路上充满困惑的家长和行业同仁提供一些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