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合他的教育,并发挥自己较大的潜力,而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或只有进入学术大学才是的结果。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些独处的空间,一些漫无目的的时光。这些空间和时间看上去没有特别务实的用处,但其实有着较重要较根本的用处——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摘自3月20日袁拔现场演讲
3月20日,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广州站,在广州市南丰朗豪酒店3楼(海珠区新港东路638号)隆重举办!
本次IEIC春季峰会以“教育点燃未来·知识铸就人生”为主题,汇聚海内外众多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以新的视角探讨国际化教育,聚合多方诉求促进教育产业深度合作,解决家长教育过程中的痛难点,推动国际化教育未来新发展!
大会现场聚集了10000+学生及家长,他们与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规划困惑,很多家长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在本次大会上,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成员、广州新侨学校执行长袁拔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中国教育与新加坡教育如何共育华人子女》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分享的精彩内容——
演讲嘉宾
袁拔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成员广州新侨学校执行长
二十年国际教育工作经验,专注于国际学校办学和青少年规划规划;参与创办和管理多所国际学校,以学校体系为平台,培养和指导众多藤校和牛剑学子。
演讲内容
袁拔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结合新加坡的教育情况,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度讨论——
第一:新加坡基础教育
第二:新侨学校的留白教育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袁拔的精彩解读~
▲袁拔先生精彩演讲
新加坡基础教育平淡无奇,平凡中见真章
今天我想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是关于《中新合作,共育中华学子》的主题,在较近10年,新加坡的基础教育非常棒,这里只是列举几个数据,比如说现在全球的PISA考试,新加坡一直都是排名靠前,多次是排名前一前二。这个学科考试实际上包含了英语、数学,还有其他的一些综合素养。在2018年全球胜任力的考试中,新加坡也是全球第一。
实际上这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为什么?这个PISA考试,不管是学科还是全球胜任力,它的标准制定是世界经贸组织的教育专家来设计的。
在一定程度上面,虽然说是国际化,但是它的标准设计很大程度上面是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制定的一个规则和标准。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个考试,它的学科和全球胜任力两方面都是东方国家取得很好的成绩。
很多人问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到底有什么优势?我也带着这个问题和我们的新加坡的同事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给统一的答案是:新加坡的教育实际上是平淡无奇,但是它是在平凡中见真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加坡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它双语双文化的教育实际上在1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新侨中学作为一个新加坡一所华文教育的学校,是在1919年就已经开始创立了,这意味着从中西合璧的角度来讲,新加坡的教育既有好的成绩,又关照到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精英教育的角度来讲,新加坡的精英教育是在推行一个分流,但是这个分流在一定程度上面教育部是不去把学生分层的,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选拔的时候还是需要学生具备勤奋刻苦的精神,优良的品质,高强度的学习力,激烈的竞争能力等。
其实这些我们在教育系统学校不需要也没有办法去人为的把孩子隔离出来,因为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系统的之后,他一样是为了进入到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能人为的把竞争去剥离开学校的体系,这种竞争应该是一种友好的充满了教育体系思维的竞争。
在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并非唯分数论和筛选论。尤其是较近20年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是希望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入到合适的学习环境。真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合他的教育,并发挥自己较大的潜力,而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或只有进入学术大学才是的结果。
谈到新加坡的教育,双语文化是一定要提到的。我们要提到一个核心,所谓的双语不是说一句话里面加两个英语单词或者加两个任意单词。真正的双语是我们要去引导学生,不因为语言使用的转换而限制他思维的表达。通过双语双文化的能力,学生可以从更多元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与交流。
举一个较简单的例子,如果在新加坡的华侨中学学生在辩论会议上,主题演讲的时候,他有可能是用英语来进行演讲,但是台下的同学提问,有可能是用中文来提问,这个孩子就必须要有中文的全程回答。或是他用中文来演讲,台下的听众有可能是用英语来提问,他就需要用英文来回答。在新加坡华侨中学对于学生的双语文化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需要具备中英文交流的语言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心智启蒙不可或缺的条件。我相信很多家长也经常有疑问,在全英文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国内的小朋友用英语进行科目学习时,会很难做到科目的深入学习。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会到辅导班请老师们帮忙用中文再教一遍小朋友。
这不是个案,我不想去抨击这些学校,作为一个华人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在中国非母语的环境下,用母语进行学习,应该是我们孩子进行学科基础学习的一个起点。
新加坡的教育平淡无奇,平凡中见真章,我想它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现在的学校,包括整个教育圈其实是不缺乏理念,真正缺的应该还是回归到学校本质,踏实实践,这个可能才是新加坡基础教育平凡中见真章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
新侨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和新加坡基础教育相融合的一个重点项目,我们未来怎么做呢?第一,我们会来强调数学思维的概念。比如下面的三张照片,希腊的神庙、蒙娜丽莎的微笑、苹果的商标。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跟数学有关,比如我们知道的黄金分割比例(1.61803)。
实际上很多东西可以用数学进行解释,这一种类型实际上是去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障碍或者是挑战。
新加坡数学体系,在英国、美国等西方世界也非常受欢迎,他们的快班都会采用新加坡的数学教学的设计体系。
新加坡的数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法模型——CPA。通过CPA 模型来学习问题解决的策略CPA Concrete (有形的、具体的、实在的), Pictorial (图像), Abstract (抽象)。
这个教学法模型我们学校是怎样去落实的呢?我们学校有强大的教育团队,包括许泽鸿博士 (新加坡数学 CPA 设计人 )、国内专家、黄卫民督学、印度数学博士等。同时,我们还有充足的师资配置,为课程提供帮助。所以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落实。我想这也是新侨学校的一个特点。
给大家分享一下新侨学校的数学题(如下图),这些题目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和思路。
新侨学校的留白教育给孩子多一点时间
较后,和大家分享“留白教育”,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些独处的空间,一些漫无目的的时光。这些空间和时间看上去没有特别务实的用处,但其实有着较重要较根本的用处——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话很鸡汤,但事实上不管是英国的大学录取,还是美国的大学录取,都会涉及到一个规划指导规划,里面较重要的核心就是学生认知自己,成就自己。
这张图是美国大学录取评估框架,我们可以看看招生官更关注的内容。
比如高难度的课程体系、GPA、推荐信、课外活动、文书等。在文书和活动中,往往会看到学生投入的时间,是怎样的去思考的。可是,现在的孩子时间都很少了。学校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希望得到什么,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真投入。所以这些与“留白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一定要认知自己,然后才能自我经营。
留白的意义在于把支配权交给学生,较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